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部分 行政确认的基本理念 | 第10-18页 |
一、行政确认的概念 | 第10-11页 |
二、行政确认的特征 | 第11-14页 |
三、行政确认的形式 | 第14-15页 |
四、行政确认的分类 | 第15-16页 |
五、行政确认的原则 | 第16-17页 |
六、行政确认的功能 | 第17-18页 |
第二部分 行政确认与相关概念的比较分析 | 第18-24页 |
一、行政确认与行政许可的比较分析 | 第18-20页 |
二、行政确认与行政裁决的比较分析 | 第20-22页 |
三、行政确认与行政指导的比较分析 | 第22-24页 |
第三部分 我国行政确认制度的现状与完善措施 | 第24-31页 |
一、我国行政确认制度的现状与不足 | 第24-27页 |
二、我国行政确认制度的完善措施 | 第27-31页 |
第四部分 几种行政确认行为的行政可诉性分析 | 第31-45页 |
一、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行为的行政可诉性分析 | 第31-34页 |
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行为的行政可诉性分析 | 第34-36页 |
三、火灾原因和火灾事故责任认定行为的行政可诉性分析 | 第36-37页 |
四、商检行为的行政可诉性分析 | 第37-39页 |
五、产权界定行为的行政可诉性分析 | 第39-41页 |
六、“年检情况说明”的行政可诉性分析 | 第41-42页 |
七、公安机关在外国护照上做不承认标记行为的行政可诉性分析 | 第42-45页 |
结语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