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镍、铁催化剂对胜利稠油的催化降粘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35页 |
·稠油的基本概念及性质 | 第13-16页 |
·稠油的定义及分类标准 | 第13-14页 |
·稠油性质 | 第14-16页 |
·烃类组分对粘度的影响 | 第15-16页 |
·元素组成及其含量对粘度的影响 | 第16页 |
·稠油常规开采方法 | 第16-23页 |
·蒸汽吞吐 | 第16-17页 |
·蒸汽驱 | 第17页 |
·火驱 | 第17-18页 |
·改善的热力采油方法 | 第18-21页 |
·超声波降粘 | 第21页 |
·生物降粘 | 第21-22页 |
·小结 | 第22-23页 |
·催化降粘开采 | 第23-28页 |
·稠油催化降粘技术 | 第23-26页 |
·稠油水热裂解催化剂研究 | 第26-28页 |
·本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 第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5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35-46页 |
·实验原料 | 第35页 |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35-37页 |
·实验试剂 | 第35-36页 |
·实验仪器 | 第36-37页 |
·稠油性质分析方法 | 第37-42页 |
·水含量测定 | 第37-38页 |
·测定装置 | 第37-38页 |
·测定方法 | 第38页 |
·稠油粘度测定 | 第38-39页 |
·基本原理 | 第38页 |
·测定方法 | 第38-39页 |
·稠油中沥青质、饱和烃、芳烃及胶质分析 | 第39-42页 |
·测定装置 | 第39-40页 |
·测定方法 | 第40-42页 |
·催化剂的制备、分析及评价方法 | 第42-44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42页 |
·铁、镍联吡啶催化剂的制备 | 第42页 |
·油酸镍催化剂的制备 | 第42页 |
·连续变化法测定络合物组成、稳定性 | 第42-43页 |
·催化剂的评价方法 | 第43-44页 |
·FTIR 分析 | 第44页 |
·反应后气体的检测 | 第44-45页 |
·H_2S 简单检测方法 | 第45页 |
·反应生成气气相色谱分析 | 第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6页 |
第三章 催化剂的选择及分析 | 第46-55页 |
·催化剂配体对催化降粘的影响 | 第46-48页 |
·镍联吡啶催化剂 | 第48-50页 |
·镍联吡啶络合物配比测定 | 第48页 |
·pH 对催化剂稳定性影响 | 第48-49页 |
·[Ni(bpy)_3]~(2+) 稳定性 | 第49-50页 |
·铁联吡啶催化剂 | 第50-52页 |
·铁联吡啶络合物配比测定 | 第50-51页 |
·pH 对催化剂稳定性影响 | 第51页 |
·[Fe(bpy)_3]~(2+) 稳定性 | 第51-52页 |
·油酸镍催化剂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第四章 稠油催化降粘研究 | 第55-66页 |
·有机镍、铁催化剂对胜利稠油的降粘作用 | 第55-61页 |
·有机镍催化剂的催化作用 | 第55-59页 |
·镍联吡啶络合物 | 第55-57页 |
·油酸镍 | 第57-59页 |
·有机铁催化剂的催化作用 | 第59-61页 |
·水对催化剂催化作用的影响 | 第61-64页 |
·水对油酸镍催化剂的影响 | 第61-63页 |
·水对联吡啶类催化剂的影响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6页 |
第五章 稠油催化降粘原因分析 | 第66-78页 |
·反应后气体组成 | 第66-69页 |
·反应前后稠油族组成的变化 | 第69-70页 |
·反应前后稠油各组分IR 分析 | 第70-76页 |
·饱和烃IR 分析 | 第70-72页 |
·芳烃IR 分析 | 第72-73页 |
·胶质IR 分析 | 第73-75页 |
·沥青质IR 分析 | 第75-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7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8-80页 |
·结论 | 第78-79页 |
·建议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1-82页 |
附录 | 第82-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