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银花的组织培养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前言 | 第10-19页 |
| 1 来源 | 第10页 |
| 2 生物学特性 | 第10-11页 |
| 3 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 | 第11-13页 |
| 4 山银花的开发价值分析 | 第13-14页 |
| 5 山银花繁殖方式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 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7-19页 |
|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9-22页 |
| ·试验材料 | 第19页 |
| ·试验方法 | 第19-20页 |
| ·培养基 | 第20-21页 |
| ·培养条件 | 第21-22页 |
| 第二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2-38页 |
| ·灭菌方式的确定 | 第22-25页 |
| ·次氯酸钠灭菌效果 | 第22-23页 |
| ·酒精灭菌效果 | 第23页 |
| ·升汞灭菌效果 | 第23-24页 |
| ·酒精和升汞配合使用的灭菌效果 | 第24页 |
| ·采样季节对灭菌效果及腋芽萌发的影响 | 第24-25页 |
| ·基本培养基的筛选 | 第25-26页 |
| ·初代诱导 | 第26-29页 |
| ·6-BA与 NAA配合对腋芽萌发的影响 | 第26-28页 |
| ·6-BA对腋芽萌发的影响 | 第28-29页 |
| ·继代增殖 | 第29-32页 |
| ·6-BA对丛芽增殖的影响 | 第29-30页 |
| ·6-BA与 NAA配合对丛芽增殖的影响 | 第30-31页 |
| ·继代代数对丛芽形成的影响 | 第31-32页 |
| ·生根 | 第32-36页 |
| ·1BA对华南忍冬无菌芽生根的影响 | 第32-33页 |
| ·NAA对华南忍冬无菌芽生根的影响 | 第33-34页 |
| ·MET对华南忍冬无菌芽生根的影响 | 第34-35页 |
| ·NAA与 MET配合对华南忍冬无菌芽生根的影响 | 第35-36页 |
| ·移栽 | 第36-38页 |
| ·沙床的准备 | 第36页 |
| ·炼苗 | 第36页 |
| ·假植 | 第36-38页 |
| 第三章 小结 | 第38-41页 |
| ·灭菌方式的确定 | 第38页 |
| ·基本培养基的筛选 | 第38页 |
| ·初代诱导 | 第38-39页 |
| ·继代增殖 | 第39-40页 |
| ·生根 | 第40页 |
| ·移栽 | 第40-41页 |
| 第四章 讨论 | 第41-45页 |
| ·广西山银花种植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 第41页 |
| ·试验中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及问题 | 第41-45页 |
| ·初代诱导过程中的褐变现象 | 第41-42页 |
| ·继代过程中内生菌的处理 | 第42页 |
| ·继代过程中大量丛芽产生的原因 | 第42-43页 |
| ·无菌苗产生的愈伤组织与内源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关系 | 第43页 |
| ·继代代数影响华南忍冬丛芽增殖的因素 | 第43页 |
| ·促进华南忍冬无菌苗生根的途径 | 第43-44页 |
| ·影响华南忍冬生根苗成活率的因素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 附录 | 第49-50页 |
| 致谢 | 第50-5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