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新区校园环境规划设计初探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社会背景 | 第9-10页 |
·问题思考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国外高校校园环境规划设计相关文献概况 | 第10-11页 |
·国内高校校园环境规划设计相关文献概况 | 第11-12页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2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考察调研 | 第13页 |
·分析总结 | 第13-14页 |
2 高校新建校区的概述 | 第14-26页 |
·高校校园环境的发展沿革 | 第14-18页 |
·国外高校校园环境的发展沿革 | 第14-16页 |
·国内高校校园环境的发展沿革 | 第16-18页 |
·国内高校校园建设发展趋势 | 第18页 |
·高教理念的发展及对校园建设的影响 | 第18-19页 |
·高校新校区建设的特点 | 第19-21页 |
·选址 | 第19-20页 |
·规模和发展速度 | 第20-21页 |
·发展方向与后勤社会化 | 第21页 |
·高校新区的空间环境问题及成因 | 第21-26页 |
·整体性不强 | 第22页 |
·校园空间缺乏层次感及不同层面的领域归属感 | 第22-23页 |
·多样性不够 | 第23-24页 |
·校园空间缺乏特色 | 第24-25页 |
·校园空间不适应社会的发展 | 第25-26页 |
3 高校新建校区校园环境的影响因素 | 第26-34页 |
·自然因素 | 第26-28页 |
·地域环境 | 第26-27页 |
·气候因子 | 第27-28页 |
·生物因子 | 第28页 |
·人文因素 | 第28-33页 |
·文化背景 | 第28-29页 |
·设计观念与风格 | 第29-31页 |
·行为与环境 | 第31-33页 |
·社会因素 | 第33-34页 |
·政治经济 | 第33页 |
·科技水平 | 第33-34页 |
4 新校区的功能分区与绿地系统布局 | 第34-47页 |
·校园功能分区 | 第34-37页 |
·中国大学校园功能分区原理及分类 | 第34页 |
·中国大学校园扩建与传统功能分区的矛盾 | 第34-37页 |
·新校区的绿地系统 | 第37-38页 |
·新校区绿地系统的作用 | 第37-38页 |
·新校区绿地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 第38页 |
·新校区绿地系统构建总的方针 | 第38-39页 |
·文化氛围的营造 | 第38页 |
·绿地指标的保证 | 第38-39页 |
·新老校区各类绿地的景观特点 | 第39-47页 |
·校前区的绿地景观特点 | 第39-40页 |
·教学区的绿地景观特点 | 第40-41页 |
·学生生活区的绿地景观特点 | 第41-42页 |
·体育活动区的绿地景观特点 | 第42-43页 |
·休闲景区的绿地景观特点 | 第43-45页 |
·教学及科研试验区的绿地景观特点 | 第45-47页 |
5 新校区的环境景观意象设计 | 第47-60页 |
·道路(path) | 第47-50页 |
·校园道路分级规划 | 第47-49页 |
·校园道路景观营建 | 第49页 |
·静态交通规划 | 第49-50页 |
·边界(edges) | 第50-51页 |
·校园与外部的边界 | 第50页 |
·校园内部的边界 | 第50-51页 |
·区域(districts) | 第51-52页 |
·节点(nodes) | 第52-54页 |
·小型休闲绿地 | 第52页 |
·广场 | 第52-53页 |
·草坪 | 第53-54页 |
·标志(landmarks) | 第54-60页 |
·雕塑 | 第54-56页 |
·置石 | 第56-57页 |
·楹联与匾额 | 第57-59页 |
·其它标志性小品 | 第59-60页 |
6 高校新区校园环境规划设计的发展趋势 | 第60-62页 |
·尊重地方历史文脉 | 第60页 |
·体现学校文化特色 | 第60页 |
·营造环境空间特征 | 第60-61页 |
·反映时代文明进步 | 第61-62页 |
7 我国当代高校新区校园环境规划建设的实例研究 | 第62-73页 |
·新江汉大学建设概况 | 第62页 |
·实践方案的研究 | 第62-71页 |
·规划设计指导思想 | 第62-63页 |
·总体规划构思与布局特点 | 第63-66页 |
·绿化设计系统 | 第66-68页 |
·单体建筑设计 | 第68-71页 |
·实践结果的分析 | 第71-73页 |
结束语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