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建立高速公路隧道围岩动态分级系统的思考 | 第10-11页 |
·建立公路隧道施工阶段围岩分级体系的必要性 | 第10-11页 |
·建立高速公路隧道施工阶段围岩分级体系的方法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围岩稳定性分级的历史与发展 | 第14页 |
·现行隧道围岩稳定性分级的方法 | 第14-17页 |
·研究内容与主要特色 | 第17-18页 |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第二章 高速公路隧道围岩动态分级基础条件 | 第19-35页 |
·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隧道围岩变形破坏机制 | 第22-24页 |
·高速公路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因素 | 第24-26页 |
·施工阶段隧道围岩动态分级方案 | 第26-28页 |
·围岩动态分级原则 | 第27页 |
·围岩动态分级因素 | 第27-28页 |
·隧道围岩动态分级指标的确定及评价 | 第28-35页 |
第三章 应用可拓理论建立高速公路隧道围岩动态分级系统 | 第35-47页 |
·可拓学理论 | 第35-37页 |
·可拓评价运用于高速公路隧道围岩动态分级的可行性 | 第37-38页 |
·应用可拓学对围岩进行动态分级 | 第38-41页 |
·施工阶段围岩动态分级指标 | 第41-43页 |
·参数指标无量纲化 | 第43-44页 |
·物元构造 | 第44-45页 |
·经典域物元 | 第44-45页 |
·节域物元 | 第45页 |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第45-47页 |
第四章 隧道监测信息在围岩动态分级中的应用 | 第47-64页 |
·新奥法及其主要特点 | 第47-48页 |
·现场监控量测的意义和作用 | 第48-50页 |
·施工监测信息采集内容 | 第50页 |
·隧道围岩动态分级系统设计流程 | 第50-51页 |
·围岩动态分级系统中的监控量测 | 第51-64页 |
·现场监测数据的采集 | 第51-53页 |
·隧道施工监测信息的处理 | 第53-59页 |
·监控量测信息的反馈方法 | 第59-64页 |
第五章 隧道围岩动态分级系统在后岗隧道中的应用 | 第64-83页 |
·隧址区工程地质背景 | 第64-66页 |
·后岗隧道施工阶段围岩动态分级 | 第66-76页 |
·后岗隧道施工图设计中的围岩分级 | 第66-69页 |
·施工阶段围岩动态分级指标值 | 第69页 |
·隧道施工现场围岩质量可拓学分级 | 第69-75页 |
·围岩动态分级结果的修正 | 第75-76页 |
·调整勘察设计阶段的围岩级别 | 第76页 |
·施工监测信息反馈对后岗隧道围岩动态分级的验证 | 第76-83页 |
·隧道围岩位移监测 | 第76-81页 |
·隧道围岩压力量测及分析 | 第81-8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3-85页 |
·主要结论 | 第83-84页 |
·展望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89页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课题项目)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