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我国行政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完善途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8页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第9-11页
  (一) 选题的背景第9-10页
  (二) 选题的意义第10-11页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1-16页
  (一) 国内有关行政监督的研究现状第11-14页
  (二) 国外有关行政监督的研究现状第14-16页
 三、论文创新之处及主要研究方法第16-18页
  (一) 论文创新之处第16页
  (二) 论文主要研究方法第16-18页
第二章 有关行政监督的基本理论第18-26页
 一、行政监督的内涵及特征第18-20页
  (一) 行政监督的内涵第18-19页
  (二) 行政监督的特征第19-20页
 二、我国行政监督的理论依据第20-23页
  (一)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监督理论第20-21页
  (二) 毛泽东、邓小平的监督理论第21-22页
  (三) 江泽民、胡锦涛的监督理论第22-23页
 三、行政监督的实践意义第23-26页
  (一) 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第24页
  (二) 有利于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第24-25页
  (三) 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25-26页
第三章 我国行政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6-36页
 一、同体监督与异体监督第26-27页
 二、我国行政监督中同体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7-29页
  (一) 行政监督主体缺乏独立性第27-28页
  (二) 行政监督偏重事后追惩第28-29页
  (三) 缺少对行政首长的有效监督第29页
 三、我国行政监督中异体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9-32页
  (一) 群众参与监督缺乏成效第29-30页
  (二) 网络舆论监督缺乏效力第30-31页
  (三) 行政监督立法滞后第31-32页
 四、我国行政监督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2-36页
  (一) 行政权力自身的特性导致难以对其有效制衡第32-33页
  (二) 党政不分导致纪检机关越权行事第33页
  (三) 政府政务公开不到位,存在信息不对称第33-34页
  (四) 行政领域权责背离现象严重,问责难度大第34-36页
第四章 完善我国行政监督的途径第36-52页
 一、提高行政监督主体的独立性第36-38页
  (一) 提高行政监察机关的独立性第36-38页
  (二) 推进司法独立第38页
 二、增强行政监督客体接受监督意识第38-40页
  (一) 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第39-40页
  (二) 完善领导干部自我约束机制第40页
 三、健全行政监督法制建设第40-43页
  (一) 加快行政监督立法第40-42页
  (二) 完善行政监督立法制度第42页
  (三) 告知公众行政立法规划第42-43页
 四、加强行政问责制建设第43-45页
  (一) 培育问责文化第43-44页
  (二) 加强相关的配套制度建设第44页
  (三) 制定统一的行政问责法第44-45页
 五、加强群众监督第45-47页
  (一) 进一步提高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第45-46页
  (二) 完善政务公开,加强行政透明度第46页
  (三) 拓宽信访监督渠道第46-47页
 六、增强舆论监督第47-52页
  (一) 加强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第48-49页
  (二) 加强网络舆论监督第49-52页
结语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致谢第55-56页
个人简历第56页
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淄博移动3G电子政务信息化项目下的六西格玛流程研究
下一篇:我国公务用车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