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4页 |
| ·3G标准概述 | 第7-8页 |
| ·3G标准的发展 | 第7-8页 |
| ·3G的主要特征 | 第8页 |
|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第8-14页 |
| ·数据业务发展预测 | 第8-9页 |
| ·基于3G网络的PC侧套件项目提出的背景 | 第9-10页 |
| ·项目开发依据 | 第10页 |
| ·P10A项目的系统框架概述 | 第10-12页 |
| ·本文的工作及安排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P10A系统的通讯适配层的串行通信 | 第14-31页 |
| ·串行通信概述 | 第14页 |
| ·引言 | 第14页 |
| ·串行通信实现的一般步骤 | 第14页 |
| ·串行通信的实现方法 | 第14-20页 |
| ·嵌入式汇编/机器语言开发通信程序 | 第15-16页 |
| ·MSComm ActiveX控件应用 | 第16-17页 |
| ·API函数串口通信编程 | 第17-20页 |
| ·P10A系统中的串口通信实现方法 | 第20-30页 |
| ·Windows API相关串口通信函数介绍 | 第20-26页 |
| ·P10A系统中的串口通信的具体实现 | 第26-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三章 AT及DIAG的通讯协议及实现 | 第31-44页 |
| ·引言 | 第31页 |
| ·高通平台AT及Diag命令机制原理简介 | 第31-32页 |
| ·Data Service和Diagnostic Service | 第31-32页 |
| ·AT和Diag命令的比较 | 第32页 |
| ·AT命令 | 第32-38页 |
| ·Data Service原理 | 第32-34页 |
| ·AT指令简介 | 第34-38页 |
| ·Diag指令介绍 | 第38-43页 |
| ·Diagnostic Service原理 | 第38-40页 |
| ·运用Diag指令进行文件传输的实例说明 | 第40-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四章 短消息模块介绍与实现 | 第44-54页 |
| ·短消息概述 | 第44页 |
| ·短消息的编码方法 | 第44-46页 |
| ·英文字符编码方法 | 第44-45页 |
| ·汉字字符编码方法 | 第45-46页 |
| ·短消息的控制接口协议 | 第46-50页 |
| ·解码短消息 | 第46-49页 |
| ·编码短消息 | 第49-50页 |
| ·P10A系统中短消息模块的具体实现 | 第50-53页 |
| ·实现原理 | 第50-51页 |
| ·实例说明:发送短消息 | 第51-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五章 COM组件化 | 第54-69页 |
| ·引言:为什么要实现软件的组件化 | 第54页 |
| ·组件化介绍 | 第54-61页 |
| ·COM概念 | 第54-55页 |
| ·COM的结构 | 第55-56页 |
| ·COM的实现原理 | 第56-60页 |
| ·ATL实现COM对象的方法 | 第60-61页 |
| ·P10A的组件化工作 | 第61-68页 |
| ·组件构架及实现方法 | 第61-67页 |
| ·组件化的优点 | 第67-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结束语 | 第69-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完成的论文 | 第73-74页 |
| 致谢 | 第74-75页 |
| 附录A AT命令常用参数 | 第75-77页 |
| 附录B 相关代码及数据结构 | 第77-81页 |
| 附录一 调用CreateFile()函数打开COM1串口的程序实现 | 第77-78页 |
| 附录二 COM组件化的程序伪代码 | 第78-81页 |
| 西北工业大学 指导教师对学位论文审查意见书 | 第81-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