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一、引言 | 第11-15页 |
1、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2、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3、研究意义 | 第13页 |
4、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二、本文所涉及概念的界定和理论综述 | 第15-36页 |
1、虚拟企业概述 | 第15-24页 |
(1) 虚拟企业产生的时代背景与基础 | 第15-18页 |
(2) 虚拟企业定义 | 第18-19页 |
(3) 虚拟企业的组织结构 | 第19-20页 |
(4) 虚拟企业的组建形式 | 第20-22页 |
(5) 虚拟企业的特点 | 第22-23页 |
(6) 虚拟企业的优点 | 第23-24页 |
2、虚拟企业与传统企业战略联盟的比较 | 第24-29页 |
(1) 战略联盟相关理论阐述 | 第24-28页 |
(2) 虚拟企业集团与传统企业联盟的比较 | 第28-29页 |
3、企业增长模式的概述 | 第29-31页 |
(1) 企业的三种增长模式 | 第29-30页 |
(2) 杠杆增长与其他增长模式的比较 | 第30-31页 |
4、虚拟企业实现杠杆增长的三种策略 | 第31-36页 |
(1) 策略概述 | 第31页 |
(2) 调度网状流程策略 | 第31-32页 |
(3) 集结资源策略 | 第32-33页 |
(4) 编制经济网策略 | 第33-36页 |
三、虚拟企业运作的理论基础 | 第36-42页 |
1、企业核心能力理论 | 第36-37页 |
2、价值链理论 | 第37-38页 |
3、协同生产管理理论 | 第38页 |
4、无边界管理理论 | 第38-39页 |
5、组织衰退管理理论 | 第39-40页 |
6、五种理论在虚拟企业中的融合和应用 | 第40-42页 |
四、虚拟企业的风险分析 | 第42-60页 |
1、虚拟企业风险 | 第42-46页 |
(1) 虚拟企业风险内涵 | 第42-44页 |
(2) 虚拟企业的风险分类 | 第44-46页 |
2、虚拟企业风险识别 | 第46-48页 |
3、虚拟企业风险成因 | 第48-51页 |
4、基于全面分析风险成因的虚拟企业风险分析模型 | 第51-60页 |
(1) 模糊综合评判理论 | 第51-53页 |
(2) 虚拟企业风险评价模型 | 第53-60页 |
五、虚拟企业风险控制对策 | 第60-77页 |
1、虚拟企业风险管理目标、范围、过程和特点 | 第60-63页 |
(1) 虚拟企业风险管理的目标和范围 | 第60-61页 |
(2) 虚拟企业风险管理的过程 | 第61-62页 |
(3) 风险管理的特点 | 第62页 |
(4) 风险管理的展望 | 第62-63页 |
2、虚拟企业风险管理的措施和对策 | 第63-65页 |
3、风险管理的案例 | 第65-77页 |
(1) 风险管理案例内容介绍 | 第65-68页 |
(2) 调度网状流程的核心企业规避风险的职能对策 | 第68-72页 |
(3) 调度网状流程的核心企业规避风险的核心能力 | 第72-74页 |
(4) 调度网状流程的核心企业规避风险的组织结构对策 | 第74-75页 |
(5) 调度网状流程的核心企业规避风险的战略对策 | 第75-77页 |
六、结论 | 第77-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5-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