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颜色词探微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9页 |
| ·引言 | 第7页 |
| ·颜色与颜色词 | 第7-9页 |
| 第二章 颜色词的语法分类 | 第9-16页 |
| ·单项式颜色词 | 第9-10页 |
| ·复合式颜色词 | 第10-11页 |
| ·并联格复合式颜色词 | 第10页 |
| ·修饰格复合式颜色词 | 第10-11页 |
| ·派生式颜色词 | 第11页 |
| ·单变式颜色词 | 第11-12页 |
| ·复合变式颜色词 | 第12-14页 |
| ·基本复合变式颜色词 | 第12-13页 |
| ·特殊复合变式颜色词 | 第13页 |
| ·构形法形态对颜色词语义的影响 | 第13-14页 |
| ·特殊的复合式和派生式 | 第14-16页 |
| ·特殊的复合式 | 第14-15页 |
| ·特殊的派生式 | 第15-16页 |
| 第三章 含彩词语 | 第16-21页 |
| ·含彩词语的类别 | 第16-17页 |
| ·颜色词素直接参与含彩词的意义构成 | 第16页 |
| ·颜色词素间接参与含彩词语的意义构成 | 第16-17页 |
| ·含彩词语和颜色词的关系 | 第17-21页 |
| ·含彩词语和颜色词的区别 | 第17-18页 |
| ·含彩词语和颜色词的联系 | 第18-20页 |
| ·颜色词的意义问题 | 第20-21页 |
| 第四章 汉语颜色词的语义功能 | 第21-30页 |
| ·信息功能 | 第21-22页 |
| ·表情功能 | 第22-25页 |
| ·颜色词直接表现主体的情感特征 | 第22页 |
| ·颜色词间接表现主体的情感特征 | 第22-25页 |
| ·美感功能 | 第25-26页 |
| ·特殊的文化象征功能 | 第26-30页 |
| ·社会等级、尊卑贵贱的表征 | 第26-27页 |
| ·朝代更替的标识 | 第27-28页 |
| ·时令、方位的表征 | 第28-30页 |
| 第五章 汉语颜色词意义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30-37页 |
| ·社会生活的影响 | 第30-34页 |
| ·原始崇拜 | 第30-31页 |
| ·生产活动 | 第31页 |
| ·政治制度 | 第31-32页 |
| ·异文化的传入 | 第32-34页 |
| ·故事传说 | 第34页 |
| ·心理影响因素 | 第34-36页 |
| ·认识水平 | 第34-35页 |
| ·思想观念 | 第35页 |
| ·心理情感 | 第35-36页 |
| ·语言系统内部的影响因素 | 第36-37页 |
| 第六章 汉语颜色词意义的派生机制 | 第37-43页 |
| ·颜色认知与颜色隐喻 | 第37页 |
| ·颜色隐喻与颜色词的意义派生 | 第37-38页 |
| ·汉语颜色词意义派生中的隐喻映射 | 第38-43页 |
| ·颜色的隐喻映射方式 | 第38-41页 |
| ·颜色词义位之间的隐喻映射结构 | 第41-43页 |
| 第七章 结语 | 第43-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