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债券发展策略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图标索引 | 第7-8页 |
导言 | 第8-16页 |
第一章 企业融资理论发展概述 | 第16-30页 |
第一节 企业融资的基础理论 | 第16-20页 |
一、企业融资原则 | 第16-17页 |
二、企业融资方式 | 第17-19页 |
三、企业融资决策 | 第19-20页 |
第二节 资本结构理论 | 第20-25页 |
一、现代资本结构理论 | 第21-22页 |
二、新资本结构理论 | 第22-25页 |
第三节 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第25-30页 |
一、交易费用理论 | 第26-27页 |
二、产权理论 | 第27-30页 |
第二章 外国企业债券融资分析 | 第30-37页 |
第一节 美国企业债券融资研究 | 第30-33页 |
一、美国企业债券融资现状 | 第30-32页 |
二、美国企业债券融资特点 | 第32-33页 |
第二节 韩国企业债券融资研究 | 第33-37页 |
一、韩国企业债券融资现状 | 第33-35页 |
二、韩国公司债券发展的经验 | 第35-37页 |
第三章 我国企业债券发展概况 | 第37-43页 |
第一节 我国企业债券的发展历程 | 第37-40页 |
一、萌芽和自发阶段(1984-1986) | 第37页 |
二、快速发展阶段(1987-1992) | 第37-38页 |
三、整顿发展阶段(1993-1995) | 第38页 |
四、规范发展阶段(1996年至今) | 第38-40页 |
第二节 我国企业债券融资现状 | 第40-43页 |
一、我国企业债券融资发展规模 | 第40-41页 |
二、我国企业融资结构现状 | 第41-43页 |
第四章 制约我国企业债券发展的因素 | 第43-57页 |
第一节 影响企业债券发行的宏观因素实证研究 | 第43-47页 |
一、相关研究发展综述 | 第43-45页 |
二、实证模型的建立及回归 | 第45-47页 |
三、实证分析的结论 | 第47页 |
第二节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内部的制约因素 | 第47-52页 |
一、企业债券管理体制的制约 | 第47-49页 |
二、企业债券运行机制的约束 | 第49-52页 |
第三节 我国企业自身制度缺陷的制约 | 第52-57页 |
一、企业产权制度的滞后 | 第52-53页 |
二、企业委托代理制衡失效 | 第53-55页 |
三、企业破产机制的不完善 | 第55-57页 |
第五章 发展我国企业债券融资的措施建议 | 第57-69页 |
第一节 逐步放开企业债券管理体制的限制 | 第57-58页 |
一、尽快实现企业债券发行的核准制度 | 第57-58页 |
二、利率市场化改革 | 第58页 |
第二节 完善企业债券市场的运行机制 | 第58-65页 |
一、交易品种创新 | 第59页 |
二、规范企业的资信评级体系 | 第59-60页 |
三、积极引入及培养机构投资者 | 第60-62页 |
四、促进企业债券在二级市场的上市流通和交易 | 第62-65页 |
第三节 建立及完善现代公司制度 | 第65-69页 |
一、加快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 第65-66页 |
二、健全企业的委托代理制衡机制 | 第66-67页 |
三、规范完善企业的破产清偿机制 | 第67-69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附录 | 第72-74页 |
后记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