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行政自由裁量行为的司法审查强度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行政自由裁量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 第11-16页 |
·行政自由裁量行为的界定 | 第11-13页 |
·各种学说的简介 | 第11-12页 |
·概念分析 | 第12-13页 |
·行政自由裁量行为的特征 | 第13-16页 |
·公共性 | 第13页 |
·相对性 | 第13-14页 |
·特定性 | 第14页 |
·主观性 | 第14页 |
·强制性 | 第14页 |
·随意性 | 第14-16页 |
第二章 行政裁量行为司法审查强度的概述 | 第16-24页 |
·司法审查强度的涵义 | 第16-17页 |
·司法审查强度的学理意义 | 第17-18页 |
·司法审查强度的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职权分立理论 | 第18-19页 |
·利益平衡理论 | 第19-20页 |
·司法审查强度的影响因素 | 第20-21页 |
·权力制约的程度 | 第20页 |
·行政诉讼的目的 | 第20-21页 |
·司法哲学的态度 | 第21页 |
·审判模式的选择 | 第21页 |
·审查强度与受案范围 | 第21-24页 |
·两者的联系 | 第22页 |
·两者的区别 | 第22-24页 |
第三章 司法审查强度的比较分析 | 第24-33页 |
·英美法系司法审查强度简述 | 第24-27页 |
·英国 | 第24-26页 |
·美国 | 第26-27页 |
·大陆法系司法审查强度简述 | 第27-29页 |
·德国 | 第27-28页 |
·法国 | 第28-29页 |
·两大法系的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第29-33页 |
·两大法系的差异及其成因 | 第29-31页 |
·对我国的启示 | 第31-33页 |
第四章 我国司法审查强度的现状及改善方案 | 第33-42页 |
·我国司法审查强度的现状分析 | 第33-34页 |
·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 | 第33-34页 |
·我国司法审查强度弱的表现 | 第34页 |
·我国司法审查强度弱的原因 | 第34-37页 |
·受案范围的偏好 | 第35页 |
·形式法治的倾向 | 第35页 |
·判决形式的贫乏 | 第35-36页 |
·行政权力的优位 | 第36页 |
·证明标准的缺失 | 第36-37页 |
·改进方案 | 第37-42页 |
·宏观思考 | 第37-39页 |
·微观措施 | 第39-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