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一、问题的提出——选题背景 | 第8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8-9页 |
三、研究范围和方法 | 第9-10页 |
第一部分 关联交易和利润操纵概述 | 第10-25页 |
一、关联交易概述 | 第10-22页 |
(一) 关联交易的起源探究 | 第10-16页 |
(二) 关联方及关联交易的含义 | 第16-20页 |
(三) 关联交易的性质 | 第20页 |
(四)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类型 | 第20-22页 |
二、利润操纵概述 | 第22-25页 |
(一) 利润操纵的含义 | 第22-23页 |
(二) 利润操纵的方式 | 第23-25页 |
第二部分 我国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操纵利润现状分析 | 第25-36页 |
一、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操纵利润现状 | 第25-32页 |
(一) 总体状况 | 第25-26页 |
(二) 关联交易操纵利润的特点 | 第26-27页 |
(三) 关联交易操纵利润的方式 | 第27-32页 |
二、我国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操纵利润的影响 | 第32-36页 |
(一) 上市公司独立经营能力堪忧 | 第33页 |
(二) 广大中小股东利益受到侵害 | 第33-34页 |
(三) 增加第三方中介机构的执业风险和监管机构的监管难度 | 第34-36页 |
第三部分 我国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操纵利润原因分析 | 第36-46页 |
一、我国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操纵利润的内在原因 | 第36-39页 |
(一) 取得配股和增发新股的资格 | 第36-37页 |
(二) 扭亏为盈以避免摘牌 | 第37页 |
(三) 避税 | 第37-38页 |
(四) 实现控股股东利益最大化 | 第38-39页 |
二、我国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操纵利润的外部成因 | 第39-46页 |
(一) 制度环境原因—国有企业“剥离”上市模式 | 第39-40页 |
(二) 融资次序认识上的误区 | 第40-41页 |
(三) 体制环境原因—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弊端 | 第41-42页 |
(四) 关联交易监管体系的缺陷 | 第42-46页 |
第四部分 防治我国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操纵利润的建议 | 第46-57页 |
一、改进公司上市模式 | 第46-48页 |
(一) 对国有企业“剥离”上市模式的规范 | 第46-47页 |
(二) 公司上市模式的市场化改革 | 第47-48页 |
二、严格规范股份公司上市融资程序和融资条件 | 第48-49页 |
三、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 第49-53页 |
(一) 推进股权分置改革以积极稳妥地实现全流通 | 第49-50页 |
(二) 充分发挥独立董事作用 | 第50-53页 |
四、完善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制度 | 第53-55页 |
(一) 规范关联交易的处理 | 第53页 |
(二) 规范定价程序,充分披露定价政策 | 第53-54页 |
(三) 要强制增添对涉及关联交易的提示性说明的披露 | 第54页 |
(四) 改革关联交易披露形式 | 第54-55页 |
五、加强法制建设和监管力度,完善中小股东保护机制 | 第55-57页 |
结束语 | 第57-58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后记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