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21页 |
|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及其来源 | 第11-14页 |
|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分子标记研究概况 | 第14-19页 |
| ·本工作研究背景 | 第19-20页 |
|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1-32页 |
| ·实验材料 | 第21-22页 |
| ·实验方法 | 第22-32页 |
| ·白粉病抗性鉴定 | 第23页 |
| ·小麦总 DNA的提取 | 第23页 |
| ·AFLP实验程序 | 第23-27页 |
| ·连锁性鉴定 | 第27页 |
| ·特异片段的克隆 | 第27-30页 |
| ·测序 | 第30页 |
| ·用SCAR标记检测 Brock中抗白粉病基因是否pm13 | 第30-32页 |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32-46页 |
| ·结果 | 第32-41页 |
| ·白粉病抗性鉴定与抗性遗传分析 | 第32页 |
| ·Brock中新抗白粉病基因的 AFLP分子标记筛选 | 第32-36页 |
| ·特异性片段与抗白粉病基因的连锁性分析 | 第36-38页 |
| ·P7/M14_(250)特异片段的克隆与测序 | 第38-40页 |
| ·对于 Brock中抗白粉病基因是一个新基因的佐证 | 第40-41页 |
| ·讨论 | 第41-46页 |
| ·AFLP体系的优化 | 第41-42页 |
| ·AFLP分子标记的优缺点 | 第42-43页 |
| ·关于回交改良过程中连锁累赘现象的探讨 | 第43-44页 |
| ·Brock遗传背景分析 | 第44页 |
| ·Brock中AFLP标记的讨论 | 第44-46页 |
| 第四章 结论 | 第46-47页 |
| 第五章 参考文献 | 第47-56页 |
| 致谢 | 第56-57页 |
| 附录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