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 第1-4页 |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2页 |
符号说明 | 第12-14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5-45页 |
2.1 顺丁橡胶凝聚工艺 | 第15-17页 |
2.1.1 凝聚设备 | 第15-16页 |
2.1.2 凝聚的任务与工艺流程 | 第16-17页 |
2.2 顺丁橡胶凝聚过程原理 | 第17-22页 |
2.2.1 湿式凝聚的三个阶段 | 第17-19页 |
2.2.2 凝聚过程所需消耗的水蒸汽 | 第19-21页 |
2.2.3 凝聚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 第21-22页 |
2.3 单釜凝聚和多釜凝聚 | 第22-24页 |
2.3.1 为什么要采用多釜凝聚 | 第22-23页 |
2.3.2 双釜凝聚流程 | 第23-24页 |
2.4 设有提浓装置的多釜凝聚 | 第24-27页 |
2.5 凝聚工艺技术指标 | 第27-29页 |
2.5.1 凝聚温度和蒸汽消耗 | 第27页 |
2.5.2 喷胶量和水胶比 | 第27-28页 |
2.5.3 压力 | 第28页 |
2.5.4 凝聚水的选择和循环水量 | 第28-29页 |
2.5.5 胶粒中溶剂含油量 | 第29页 |
2.6 前人研究成果 | 第29-38页 |
2.6.1 凝聚流程 | 第29-30页 |
2.6.2 凝聚釜内构件设置 | 第30-36页 |
2.6.3 节能讨论 | 第36-38页 |
2.7 齐鲁石化顺丁橡胶凝聚过程分析 | 第38-41页 |
2.8 固相上浮颗粒悬浮状态及均匀性 | 第41-42页 |
2.9 搅拌釜结构对固液上浮颗粒分散特性的影响 | 第42-44页 |
2.9.1 桨型的影响 | 第42页 |
2.9.2 气体分布器的影响 | 第42-43页 |
2.9.3 挡板的影响 | 第43页 |
2.9.4 偏心的影响 | 第43-44页 |
2.10 操作条件对固液上浮颗粒分散特性的影响 | 第44-45页 |
2.10.1 气体流量的影响 | 第44页 |
2.10.2 固相分率及固体粒径的影响 | 第44-45页 |
第三章 实验部分 | 第45-59页 |
3.1 实验研究思路 | 第45-50页 |
3.1.1 影响凝聚过程因素分析 | 第45-47页 |
3.1.2 冷模实验研究思路 | 第47-48页 |
3.1.3 研究方法 | 第48-50页 |
3.2 实验流程及设备 | 第50-53页 |
3.2.1 实验装置 | 第50-52页 |
3.2.2 实验条件 | 第52页 |
3.2.3 转速的测定方法 | 第52页 |
3.2.4 电导率测定方法 | 第52-53页 |
3.3 实验研究方案 | 第53-57页 |
3.3.1 搅拌桨层数及桨型组合的研究 | 第53-56页 |
3.3.2 实验研究方法 | 第56-57页 |
3.4 混合时间的测定 | 第57-59页 |
3.4.1 测定原理 | 第57-58页 |
3.4.2 测定方法 | 第58-59页 |
第四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9-66页 |
4.1 实验结果讨论 | 第59-65页 |
4.1.1 桨型的选择 | 第59-63页 |
4.1.2 挡板的选择 | 第63-64页 |
4.1.3 搅拌转速的确定 | 第64页 |
4.1.4 气体流量 | 第64-65页 |
4.2 实验误差分析 | 第65-66页 |
第五章 混合过程的数值模拟 | 第66-89页 |
5.1 CFD技术简介 | 第66页 |
5.2 CFD计算方法 | 第66-71页 |
5.2.1 “黑箱”模型法 | 第67页 |
5.2.2 动量源法 | 第67-68页 |
5.2.3 内外迭代法 | 第68页 |
5.2.4 多重参考系法(MRF) | 第68-71页 |
5.2.5 滑移网格法 | 第71页 |
5.3 CFD计算使用的典型模型 | 第71-73页 |
5.3.1 κ-ε模型 | 第71-72页 |
5.3.2 RNGκ-ε模型 | 第72-73页 |
5.4 顺丁橡胶凝聚釜内搅拌混合过程数值模拟 | 第73-77页 |
5.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73-74页 |
5.4.2 搅拌釜模型结构及计算物系 | 第74页 |
5.4.3 网格划分 | 第74-76页 |
5.4.4 计算模型与计算方法 | 第76-77页 |
5.4.5 数值模拟所得流动场分布 | 第77页 |
5.5 数值模拟结果解析 | 第77-87页 |
5.5.1 流动场分布 | 第77-86页 |
5.5.2 搅拌功耗 | 第86-87页 |
5.6 数值模拟误差讨论 | 第87-89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89-91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89-90页 |
6.2 论文创新点 | 第90-91页 |
6.2.1 冷模实验研究 | 第90页 |
6.2.2 数值模拟 | 第90-91页 |
參考文献 | 第91-96页 |
附录1:各种组合桨型条件下混合时间与探针电压数据对照表 | 第96-101页 |
附录2:不同挡板形式下混合时间与探针电压数据对照表 | 第101-102页 |
附录3:数值计算源程序(优化条件下) | 第102-110页 |
致谢 | 第110-11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