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荞麦论文

四川野生荞麦金荞麦、齿翅野荞的原生境调查及特征特性、肥料效应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前言第13-14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4-29页
   ·野生荞麦资源的种类和特征第15-19页
     ·荞麦所在的属及属的特征第15-16页
     ·中国荞麦的种类第16-19页
   ·野生荞麦的演化学说及起源中心第19-29页
     ·演化学说第19-22页
     ·起源中心第22-25页
     ·野生荞麦的演化学说及起源中心第25-29页
第二部分 金荞麦、齿翅野荞的特征特性研究及原生境调查第29-80页
   ·金荞麦、齿翅野养的特征特性第29-42页
     ·营养器官形态特征与解剖结构第29-36页
     ·生殖器官形态特征与解剖结构第36-41页
     ·生物学特性第41-42页
   ·四川省金荞麦、齿翅野荞的原生境调查及资源材料的搜集第42-80页
     ·四川省野生荞麦金荞麦生长情况与原生境调查第43-63页
       ·凉山州金荞麦的地理分布与原生境第43-57页
       ·甘孜州金荞麦的地理分布与原生境第57-58页
       ·攀枝花金荞麦的地理分布与原生境第58-59页
       ·乐山市金荞麦的地理分布与原生境第59-62页
       ·雅安市金荞麦的地理分布与原生境第62-63页
     ·四川省野生荞麦齿翅野荞生长情况与原生境调查第63-80页
       ·凉山州齿翅野荞的地理分布与原生境第63-77页
       ·甘孜州齿翅野荞的地理分布与原生境第77-78页
       ·攀枝花市齿翅野荞的地理分布与原生境第78页
       ·雅安市齿翅野荞的地理分布与原生境第78-80页
       ·乐山市齿翅野荞的地理分布与原生境第80页
第三部分 金荞麦、齿翅野荞肥料效应的研究第80-98页
   ·研究植物营养的方法第80-82页
   ·氮肥肥料效应的研究第82-89页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第82-83页
     ·光合速率的变化规律第83-86页
       ·栽培荞西荞1号的光合速率第83页
       ·金荞麦的光合速率第83-84页
       ·齿翅野荞的光合速率第84-85页
       ·不同部位叶片的光合速率第85页
       ·光合速率的影响因子第85-86页
     ·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细胞间隙CO_2浓度(Ci)、叶绿素含量(Ch1)第86-88页
     ·植物学性状第88-89页
   ·磷肥肥料效应的研究第89-96页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第89页
     ·光合速率的变化规律第89-92页
       ·栽培荞西荞1号的光合速率第89-91页
       ·金荞麦的光合速率第91页
       ·齿翅野荞麦的光合速率第91-92页
     ·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细胞间隙CO_2浓度(Ci)、叶绿素含量(Ch1)第92-93页
     ·植物学性状第93-96页
   ·金荞麦、齿翅野荞的生长发育第96-98页
     ·金荞麦、齿翅野荞麦生育期的变化第96-98页
     ·金荞麦、齿翅野荞麦叶绿素含量的变化情况第98页
第四部分 结论第98-107页
   ·金荞麦、齿翅野荞等野生荞麦与栽培荞麦的主要区别第98-101页
   ·四川金荞麦、齿翅野荞资源的地理分布概况第101-103页
     ·四川野生荞麦金荞麦、齿翅野养资源的主要分布中心第101-102页
     ·四川金荞麦、齿翅野荞野生荞麦地理分布范围的多样性第102-103页
   ·金荞麦、齿翅野荞麦的肥料效应第103-107页
     ·氮肥效应第103-105页
     ·磷肥效应第105-107页
第五部分 讨论第107-111页
   ·野生荞麦的分类标准及遗传起源第107-108页
   ·野生荞麦地理分布范围的生态多样性第108-110页
   ·进一步研究的重点和方向第110-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15页
致谢第115-116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专著及获奖情况第116页

论文共1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薄荷和留兰香资源挥发油抗菌活性和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下一篇:农杆菌介导转BnTR1基因灿稻技术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