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教师、班主任论文

我国中小学教师准入资格认证体制建设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4页
   ·问题的提出第11-13页
     ·时代背景的迫切要求第11页
     ·新课改理念的导向引领第11-12页
     ·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最新要求第12-13页
   ·我国中小学教师准入认证体制的发展历程与现状第13-18页
     ·我国教师培养及准入体制的发展历程第13-15页
     ·我国中小学教师准入资格认证体制的现状与存在问题第15-18页
   ·教师准入认证体制的研究概况第18-24页
     ·国外师资培养及准入研究第18-21页
     ·我国师资培养及准入研究第21-24页
第二章 教师培养与准入相关的理论综述第24-35页
   ·教师教育相关概念界定第24-26页
     ·教师教育的内涵第24-25页
     ·教师职业的性质第25-26页
   ·教师教育培养的相关理念第26-29页
     ·教师教育终身化理念第26-27页
     ·教师教育一体化理念第27页
     ·教师教育专业化理念第27-28页
     ·教师教育生态化理念第28-29页
   ·教师教育的相关理论第29-33页
     ·多元智能理论与教师教育第29页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与教师教育第29-30页
     ·发展性教学理论与教师教育第30页
     ·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师教育第30-31页
     ·最优化教学理论与教师教育第31-32页
     ·主体性教育理论与教师教育第32页
     ·最近发展区理论与教师教育第32-33页
   ·本研究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第33-35页
     ·文献研究法第33页
     ·历史分析法第33页
     ·调查研究法第33-34页
     ·比较研究法第34-35页
第三章 关于中小学教师准入教育的调查第35-51页
   ·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培养的调查第35-40页
     ·调查对象第35页
     ·调查结果第35-38页
     ·调查分析第38-40页
   ·非师范毕业生从教问题的调查与分析第40-51页
     ·对非师范毕业生从教态度的访谈调查第40-46页
     ·关于非师范生从教问题的问卷调查第46-50页
     ·调查显示非师范生与师范生培养与准入的差异第50-51页
第四章 我国中小学教师准入认证体制建设第51-60页
   ·健全教师准入相匹配的制度体系,提高教师准入认证可持续性第51-52页
     ·建立政府支持系统,保障认证程序有效进行第51页
     ·完善认证评价机制,保证认证方式不断改进第51-52页
     ·统一资格认证机构,提高资格认证的专业化第52页
   ·创新实践领域,强化实践环节,保障教师综合素质均衡发展第52-53页
     ·拓展中小学校实践基地,强化师资技能培养第52-53页
     ·紧扣准入考核标准,改革教学技能实践考核第53页
   ·改革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和教师教育制度,促进两者良性互动第53-55页
     ·加大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促进教师教育制度发展第53-54页
     ·改革教师教育制度,促进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完善和发展第54-55页
   ·加强非师范毕生及社会人员从教资格的认证审核第55-57页
     ·加大教育理论培训,完善教育理念第55-56页
     ·严格教学技能考核,增设考前实践第56页
     ·增加心理素养考察,严格准入标准第56-57页
   ·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小学教师准入认证标准第57-60页
     ·全国中小学教师准入认证标准构建的意义第57-58页
     ·我国中小学教师准入资格认证标准第58-60页
第五章 结束语第60-62页
致谢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5页
附录第65-68页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获得的学术研究成果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上海与美国加州中学艺术课程标准比较研究
下一篇:中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现状与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