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12页 |
| ABSTRACT | 第12-15页 |
| 前言 | 第15-18页 |
| 第1章 非常规植物性饲料钙和磷真消化率研究 | 第18-57页 |
| 试验一 非常规植物性饲料磷真消化率研究 | 第18-45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9-26页 |
| ·试验设计 | 第19-23页 |
| ·试验动物 | 第23页 |
| ·饲养管理 | 第23页 |
| ·样品收集和处理 | 第23页 |
| ·测定指标与方法 | 第23-24页 |
| ·干物质(DM) | 第23-24页 |
| ·总磷(TP) | 第24页 |
| ·钙(Ca) | 第24页 |
| ·粗蛋白(CP) | 第24页 |
| ·铬(Cr) | 第24页 |
| ·中性洗涤纤维(NDF) | 第24页 |
| ·植酸磷 | 第24页 |
| ·植酸酶 | 第24页 |
| ·内源磷排泄量及待测原料和基础原料磷真消化率的计算方法 | 第24-26页 |
| ·日粮DM 和磷表观消化率 | 第24页 |
| ·基础原料—豆粕(直接法)和待测原料(间接法)磷表观消化率 | 第24-25页 |
| ·内源磷排泄量和饲料真消化率 | 第25页 |
| ·试验日粮磷真消化率 | 第25-26页 |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26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6-40页 |
| ·饲料原料营养成分 | 第26页 |
| ·日粮干物质和磷表观消化率 | 第26-28页 |
| ·待测原料和豆粕中磷的表观消化率 | 第28页 |
| ·生长猪磷内源排泄量及待测原料和豆粕磷的真消化率 | 第28-32页 |
| ·日粮磷真消化率 | 第32-39页 |
| ·饲料磷真消化率的可加性 | 第39-40页 |
| 3 讨论 | 第40-44页 |
| ·表观消化率和真消化率的比较 | 第40-41页 |
| ·不同试验日粮测定的生长猪内源磷排泄量的比较 | 第41-42页 |
| ·梯度线性回归法测定生长猪内源磷排泄量应注意的问题 | 第42-44页 |
| 4 小结 | 第44-45页 |
| 试验二 非常规植物性饲料钙真消化率的研究 | 第45-57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5-47页 |
| ·试验设计 | 第45-46页 |
| ·试验动物 | 第46页 |
| ·饲养管理 | 第46页 |
| ·样品收集和处理 | 第46页 |
| ·测定指标与方法 | 第46-47页 |
| ·内源钙排泄量及待测原料和试验日粮钙真消化率计算方法 | 第47页 |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47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7-54页 |
| ·日粮钙表观消化率 | 第47-48页 |
| ·简单线性回归测定钙内源排泄量及日粮钙真消化率 | 第48-51页 |
| ·日粮钙真消化率 | 第51-54页 |
| 3 讨论 | 第54-56页 |
| ·饲料钙表观消化率和真消化率的比较 | 第54-55页 |
| ·不同“模型”日粮对生长猪内源钙排泄量的影响 | 第55-56页 |
| ·试验日粮钙水平对内源钙排泄量和饲料钙真消化率测定结果影响 | 第56页 |
| 4 小结 | 第56-57页 |
| 第2章 体外透析法评定饲料有效磷及钙的研究 | 第57-96页 |
| 试验一 体外评定饲料有效磷适宜酶促反应条件研究 | 第57-74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7-63页 |
| ·仪器设备 | 第57-58页 |
| ·试剂与材料 | 第58-59页 |
| ·试验设计 | 第59-60页 |
| ·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两步体外消化评定有效磷的适宜反应条件 | 第59-60页 |
| ·适宜体外透析时间 | 第60页 |
| ·体外消化试验操作步骤 | 第60-63页 |
| ·胃蛋白酶消化期 | 第60-62页 |
| ·胰蛋白酶消化期 | 第62页 |
| ·透析液中磷的测定 | 第62-63页 |
| ·透析率的计算 | 第63页 |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63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3-70页 |
| ·酶促反应条件对饲料样品磷透析率的影响 | 第63-69页 |
| ·适宜体外透析时间 | 第69-70页 |
| 3 讨论 | 第70-73页 |
| 4 小结 | 第73-74页 |
| 试验二 胃液和小肠液体外评定饲料有效磷方法研究 | 第74-80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74-76页 |
| ·仪器设备 | 第74页 |
| ·试剂与材料 | 第74-75页 |
| ·屠宰试验与样品采集 | 第74-75页 |
| ·样品前处理 | 第75页 |
| ·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 第75页 |
| ·试验设计 | 第75-76页 |
| ·体外消化试验操作步骤 | 第76页 |
| ·透析率的计算 | 第76页 |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76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6-78页 |
| ·胃液和小肠液中消化酶活性 | 第76-77页 |
| ·胃液和小肠液添加水平对磷体外透析率影响 | 第77-78页 |
| ·胃液添加水平对磷体外透析率的影响 | 第77页 |
| ·小肠液添加水平对磷体外透析率影响 | 第77-78页 |
| 3 讨论 | 第78-79页 |
| 4 小结 | 第79-80页 |
| 试验三体外评定非常规植物性饲料有效磷的研究 | 第80-85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80-82页 |
| ·仪器设备 | 第80页 |
| ·试剂与材料 | 第80页 |
| ·试验设计 | 第80-81页 |
| ·体外消化试验操作步骤 | 第81-82页 |
| ·透析率的计算 | 第82页 |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82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82-83页 |
| 3 讨论 | 第83-84页 |
| 4 小结 | 第84-85页 |
| 试验四 体外评定非常规植物性饲料钙消化率的研究 | 第85-96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85-86页 |
| ·体外评定饲料钙消化率的适宜酶促反应条件 | 第85页 |
| ·胃液和小肠液在饲料有效钙体外评定方法上的应用 | 第85-86页 |
| ·不同体外方法评定非常规植物性饲料钙消化率 | 第86页 |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86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86-94页 |
| ·酶促反应条件对样品钙透析率的影响 | 第86-91页 |
| ·胃液和小肠液添加水平对钙体外透析率的影响 | 第91-93页 |
| ·胃液添加水平对钙体外透析率的影响 | 第91-92页 |
| ·小肠液添加水平对钙体外透析率的影响 | 第92-93页 |
| ·非常规植物性饲料钙体外透析率 | 第93-94页 |
| 3 讨论 | 第94-95页 |
| 4 小结 | 第95-96页 |
| 第3章 植物性饲料有效磷预测模型的研究 | 第96-103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96-97页 |
| ·数据库组成 | 第96-97页 |
| ·待测饲料总磷和植酸磷含量及植酸酶活性 | 第96页 |
| ·饲料可透析磷含量 | 第96页 |
| ·待测饲料表观可消化磷 | 第96-97页 |
| ·待测饲料真可消化磷 | 第97页 |
| ·回归方法 | 第97页 |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97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97-100页 |
| ·表观可消化磷的预测模型 | 第97-99页 |
| ·根据体外可透析磷建立的表观可消化磷预测模型 | 第97-98页 |
| ·根据有效养分含量建立的表观可消化磷预测模型 | 第98-99页 |
| ·真可消化磷的预测模型 | 第99-100页 |
| ·根据体外可透析磷建立的真可消化磷预测模型 | 第99页 |
| ·根据有效养分含量建立的真可消化磷预测模型 | 第99-100页 |
| 3 讨论 | 第100-102页 |
| 4 小结 | 第102-103页 |
| 第4章 外源植酸酶对饲料钙和磷体外透析率影响 | 第103-110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03-104页 |
| ·试验材料 | 第103页 |
| ·试验设计 | 第103-104页 |
| ·透析方法 | 第104页 |
| ·测定指标 | 第104页 |
| ·透析率计算方法 | 第104页 |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104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04-107页 |
| ·外源植酸酶对饲料磷体外透析率的影响 | 第104-106页 |
| ·外源植酸酶对饲料钙体外透析率的影响 | 第106-107页 |
| 3 讨论 | 第107-109页 |
| 4 小结 | 第109-110页 |
| 主要结论 | 第110-112页 |
| 致谢 | 第112-113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3-128页 |
| 附录1:文献综述 | 第128-145页 |
| 附录2:酶活性的测定 | 第145-151页 |
| 附录3:学习期间参加科研课题、学术活动及发表论文 | 第151-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