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义、词汇、词义(训诂学)论文--古代词汇论文

《大学直解》《中庸直解》口语词语研究

内容提要第1-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3页
 第一节 关于本题的研究现状第8页
 第二节 许衡及其两部直解第8-11页
  一 许衡其人第8-9页
  二 两部直解书的体例内容版本第9-11页
 第三节 直解中口语词语的界定标准第11-12页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角度第12-13页
第二章 口语词语使用情况统计第13-18页
 第一节 口语词语使用情况统计第13页
 第二节 单音词的使用情况第13-14页
  一 实词第13-14页
  二 虚词第14页
 第三节 复音词的使用情况第14-18页
  一 双音词第14-17页
   1 用以解释原文单音词的双音词第14-16页
   2 用以解释原文双音词的双音词第16-17页
   3 串讲句子里使用的双音词第17页
  二 四音词第17-18页
第三章 《大学直解》《中庸直解》口语词语分析第18-96页
 第一节 单音词第18-29页
  一 实词第18页
  (一) 人称代词“他”第18页
  (二) 指示代名词“这”,“那”第18-19页
  (三) 动词第19-22页
   1 干第19页
   2 助动词“会”“能”第19页
   3 来第19-21页
   4 要第21页
   5 上第21-22页
   6 序数词“头”第22页
  二 虚词第22-29页
   1 受蒙古语影响而发展起来的“呵”、“每”第22-25页
   2 的第25页
   3 也第25-26页
   4 都第26页
   5 向第26-27页
   6 相第27页
   7 将第27-28页
   8 “著”和“着”第28-29页
 第二节 双音词第29-92页
  一 语义分析第29-57页
   1 使用本义的词语第29-41页
   2 使用引申义的词语第41-50页
   3 既使用本义又使用引伸义的词语第50-52页
   4 词类活用第52页
    (1) 形容词活用第52页
    (2) 动词活用第52页
   5 借代义第52页
   6 特指意第52-54页
   7 语法化的词第54-56页
   8 词组第56-57页
  二 出现年代第57-60页
  三 发展第60-92页
   1 词义沿用至现代汉语的口语词第60-85页
   2 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仍存在,但只限于成语或书面语中第85-87页
    [Ⅰ] 书面语第85-86页
    [Ⅱ] 成语第86页
    [Ⅲ] 现在发展为短语或成语第86页
    [Ⅳ] 现代常用语第86页
    [Ⅴ] 现代作品有,其中有些口语中意义不一样第86-87页
    [Ⅵ] 《现代汉语词典》收录,但是古词第87页
   3 《汉语大词典》收录而不见于《现代汉语词典》第87-88页
   4 词义同现代汉语迥异的第88-90页
   5 词义发展变化的原因分析第90-92页
    (1) 词义演变的外因第90-91页
    (2) 词义演变的内因第91-92页
 第三节 多音词第92-96页
第四章《大学直解》《中庸直解》口语词语的特点第96-101页
 一 双音词语数量大,且联合式居多第96-97页
  1 联合式居多第96页
  2 同义词或近义词(双音词语素调换)第96-97页
   (1) 表达同一概念的同义词丰富第96页
   (2) 字序对换第96-97页
  3 叠词第97页
 二 使用成语第97页
 三 一词多义现象第97-98页
 四 实词虚化的语法现象第98-101页
  1 实词虚化必须以词汇意义为墓础第98页
  2 实词虚化多以句法关系为途径第98页
  3 实词虚化的方式第98-101页
第五章 与《朱子语类》双音口语词之比较初探第101-112页
 第一节 同词同义现象第101-104页
 第二节 同词不同义第104-106页
 第三节 同词多意第106-112页
第六章 直解体口语词语的价值第112-117页
 第一节 直解口语词语的词汇史价值第112-114页
  一 保存了很多古代词语第112页
  二 将下列词语的书证时间推前至元代第112页
  三 增补了一些新词新意第112-114页
   1 新词第113页
   2 旧词新意第113-114页
 第二节 直解体口语词的语言学史价值第114-116页
  一 常用词发展轨迹清晰第114页
  二 明显反映出语言的继承性和相互渗透性第114页
  三 词汇语法化已经有明显趋势第114-115页
  四 反映出语言的活跃性第115页
  五 反映出语言的时代性第115-116页
 第三节 直接口语词语的文献价值第116-117页
  一 反映出民族融合的社会状况第116页
  二 反映出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汉化决心第116-117页
结语第117-118页
注释第118-119页
参考文献第119-122页
中文摘要第122-124页
英文摘要第124-126页
后记第126-127页
导师及作者简介第127页

论文共12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企业文化在网站设计中的体现研究
下一篇:建筑基坑板桩墙支护模型试验装置的制作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