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药用作物论文--喜阴药物论文

丹参中次生物质积累与可溶性糖代谢及激素关系的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5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5-31页
   ·次生物质及其合成途径第15-19页
     ·次生代谢及次生物质第15页
     ·苯丙烷类化合物的种类及合成途径第15-16页
     ·萜类物质合成途径第16-19页
   ·植物响应逆境胁迫的信号系统及信号转导第19-20页
     ·活性氧信号系统第19-20页
     ·植物激素及活性物质信号系统及其对次生代谢的调节第20页
   ·植物细胞内信号转导第20-22页
   ·水杨酸第22页
   ·茉莉酸及其甲酯第22-24页
     ·茉莉酸的生物合成途径第22-23页
     ·茉莉酸促进植物衰老、提高抗逆性、调节次生物质的合成第23-24页
   ·赤霉素的生理生化作用第24页
   ·植物次生代谢与蔗糖代谢的关系第24-26页
     ·植物中蔗糖的积累和代谢第24-25页
     ·萜类物质合成的前体乙酰 CoA、丙酮酸、3-磷酸-甘油醛的产生第25页
     ·酚酸类物质合成的前体物质及磷酸戊糖途径第25-26页
   ·丹参的主要药物成分第26-29页
     ·丹酚酸类物质合成途径及研究进展第27-29页
     ·丹参酮类化合物合成相关的次生代谢途径及其研究进展第29页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9-31页
第二章 茉莉酸甲酯促进逆境胁迫下丹参叶片中 H_2O_2信号的产生第31-39页
   ·引言第31页
   ·材料及方法第31-33页
     ·植物材料及处理第31-32页
     ·叶组织中 SOD, POD, CAT, PAO, APX 和 GR 活性测定第32页
     ·叶片细胞细胞壁提取及 PAO 活性测定第32页
     ·H_2O_2含量的测定第32-33页
     ·叶绿体提取及叶绿体中 H_2O_2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第33页
     ·实验设计及数据分析第33页
   ·结果及分析第33-37页
     ·不同浓度茉莉酸甲酯对丹参叶片失水过程中 H_2O_2产生的影响第33-34页
     ·茉莉酸甲酯处理对丹参叶片内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第34-35页
     ·外源茉莉酸甲酯处理对叶绿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和 H_2O_2积累的影响第35页
     ·外源 H_2O_2对非细胞体系悬浮叶绿体中抗氧化酶活性及 H_2O_2含量的影响第35-37页
   ·讨论第37-39页
第三章 水杨酸和茉莉酸甲酯处理对丹参幼苗光合、非结构糖积累及次生物质积累的影 响第39-51页
   ·引言第39-40页
   ·植物材料和方法第40-41页
     ·植物材料及处理第40页
     ·叶样品的显微镜观察第40页
     ·色素含量及光合指标的测定第40页
     ·蔗糖降解相关酶活性、非结构糖含量测定第40-41页
     ·非结构糖含量及含氮量测定第41页
     ·HPLC 样品的制备及丹酚酸类物质含量的测定第41页
     ·数据分析第41页
   ·结果与分析第41-48页
     ·水杨酸和茉莉酸甲酯对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及光合的影响第41-42页
     ·水杨酸和茉莉酸甲酯处理对叶片显微结构的影响第42-46页
     ·水杨酸和茉莉酸甲酯处理对丹参中蔗糖转化酶和蔗糖合成酶活性的影响第46页
     ·水杨酸和茉莉酸甲酯处理对丹参幼苗中非结构糖含量的影响第46-48页
     ·水杨酸和茉莉酸甲酯处理对丹参植株根中丹酚酸类物质含量的影响第48页
     ·水杨酸和茉莉酸甲酯对丹参中萜类次生物质含量的影响第48页
   ·讨论第48-51页
第四章 水杨酸, 茉莉酸甲酯及赤霉酸对丹参花晚期植株蔗糖代谢、可溶性糖积累及次 生物质含量的影响第51-58页
   ·材料和方法第51-52页
     ·植物材料第51页
     ·测定方法第51-52页
   ·结果及分析第52-57页
     ·水杨酸, 茉莉酸甲酯和赤霉酸处理对丹参花晚期植株生长和丹参酮类物质含量的影响第52-53页
     ·水杨酸, 茉莉酸甲酯和赤霉酸处理对花晚期丹参植株中酚酸类物质含量的影响第53页
     ·水杨酸, 茉莉酸甲酯和赤霉酸对丹参成熟苗地上地下部分非结构糖含量 及 C%、N%的影响第53-54页
     ·水杨酸和茉莉酸甲酯对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及光合的影响第54页
     ·水杨酸和茉莉酸甲酯处理对蔗糖转化酶及蔗糖合成酶活性的影响第54-57页
   ·讨论第57-58页
第五章 不同种类糖处理对丹参毛状根生长和次生物质积累的影响第58-69页
   ·引言第58页
   ·材料和方法第58-59页
     ·植物材料培养及处理第58-59页
     ·指标测定第59页
   ·结果第59-66页
     ·培养基中不同浓度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对丹参毛状根生长的影响第59页
     ·培养基中不同浓度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对丹参毛状根中丹酚酸类物质含量的影响第59-62页
     ·培养基中不同浓度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处理 2 周对丹参毛状根中丹参酮类 物质含量的的影响第62页
     ·培养基中不同浓度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处理 4 周对丹参毛状根中次生物质含量的影响第62-64页
     ·培养基中同浓度的不同糖源对毛状根中丹酚酸类物质含量的影响第64-66页
   ·讨论第66-69页
第六章 丹参中水杨酸及内源激素水平与次生物质积累的关系第69-73页
   ·引言第69页
   ·材料和方法第69页
       ·植物材料培养及处理第69页
     ·丹酚酸和丹参酮含量的测定第69页
     ·内源激素含量的测定第69页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水杨酸第69页
   ·结果第69-72页
   ·讨论第72-73页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点第73-76页
   ·结论第73-75页
   ·创新点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6页
缩略词第86-88页
致谢第88-89页
作者简介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苹果霉心病果肉生理及其近红外无损检测研究
下一篇:分根区交替灌溉制种玉米节水机理及其气孔导管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