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 引言 | 第10-13页 |
| ·研究现状、意义及内容 | 第10-12页 |
| ·完成的实物工作量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 地质背景 | 第13-15页 |
| 第三章 . 研究对象及方法 | 第15-19页 |
| 第四章 . 钠长石玉的结构 | 第19-20页 |
| 第五章 . 显微构造现象 | 第20-27页 |
| ·显微破裂 | 第20-21页 |
| ·晶内塑性变形 | 第21-27页 |
| ·波状消光 | 第21页 |
| ·变形纹 | 第21页 |
| ·变形双晶 | 第21-22页 |
| ·恢复作用 | 第22-23页 |
| ·亚颗粒 | 第23-24页 |
| ·核幔构造 | 第24-25页 |
| ·变形带 | 第25页 |
| ·温度与长石变形行为的关系 | 第25-27页 |
| 第六章 . 变形机制 | 第27-38页 |
| ·显微破裂 | 第28-29页 |
| ·晶质塑性变形 | 第29-38页 |
| ·位错滑移 | 第30页 |
| ·双晶滑移 | 第30页 |
| ·位错蠕变 | 第30-31页 |
| ·动态重结晶 | 第31页 |
| ·膨突重结晶 | 第31-33页 |
| ·亚颗粒旋转重结晶 | 第33-34页 |
| ·颗粒边界迁移重结晶 | 第34-35页 |
| ·由机械双晶引起的重结晶作用(?) | 第35-36页 |
| ·静态重结晶 | 第36-38页 |
| 第七章 . 组构特征 | 第38-48页 |
| ·D-2 组构特征 | 第39-40页 |
| ·HU 组构特征 | 第40页 |
| ·AB-11 组构特征 | 第40-41页 |
| ·AB-JD-3 组构特征 | 第41页 |
| ·BS-3 组构特征 | 第41-48页 |
| 第八章 . 钠长石玉成因推测 | 第48-50页 |
| 第九章 . 结构、显微构造对钠长石玉宝石学特征的影响 | 第50-52页 |
| 第十章 . 讨论与结论 | 第52-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 附录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