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雨水快速入渗规律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22页 |
| ·研究的背景 | 第9-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第11-20页 |
| ·入渗规律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 ·透水性铺装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 ·存在的问题 | 第19-20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0页 |
|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1-22页 |
| 第2章 雨水快速入渗实验 | 第22-47页 |
| ·实验装置概述 | 第22-27页 |
| ·人工降雨器 | 第22-23页 |
| ·供水装置 | 第23-24页 |
| ·渗滤柱 | 第24-26页 |
| ·时域反射仪(TDR) | 第26-27页 |
| ·实验设计 | 第27-31页 |
| ·介质参数 | 第27-29页 |
| ·室内人工降雨参数的设计 | 第29-31页 |
| ·实验准备 | 第31页 |
| ·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 第31-32页 |
| ·实验步骤 | 第31-32页 |
| ·注意事项 | 第32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2-47页 |
| ·室内降雨条件下入渗规律的研究 | 第32-39页 |
| ·室内降雨条件下产流规律的研究 | 第39-44页 |
| ·室内降雨条件下透水性铺装水分滞蓄效果分析 | 第44-46页 |
| ·本章结论 | 第46-47页 |
| 第3章 雨水快速入渗示范工程及监测结果分析 | 第47-76页 |
| ·示范工程概述 | 第47-48页 |
| ·示范工程的设计及建设 | 第48-52页 |
| ·示范工程的设计 | 第48-51页 |
| ·示范工程的改造 | 第51-52页 |
| ·观测项目及仪器设备的布置 | 第52-55页 |
| ·示范工程监测方案及注意事项 | 第55-56页 |
| ·示范工程监测方案 | 第55页 |
| ·注意事项 | 第55-56页 |
| ·监测结果分析 | 第56-74页 |
| ·地下水、土壤含水率与蒸发 | 第56-59页 |
| ·单场次降雨产流过程 | 第59-63页 |
| ·多场次降雨产流过程 | 第63-70页 |
| ·水分滞蓄效果分析 | 第70-74页 |
| ·本章结论 | 第74-76页 |
|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6-78页 |
| ·结论 | 第76-77页 |
| ·建议 | 第77-78页 |
| 致谢 | 第78-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 附录 A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