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4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7-8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9页 |
1.4 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概念 | 第9-10页 |
1.5 会计信息披露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第二章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 | 第14-30页 |
2.1 会计信息披露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 第14-16页 |
2.2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法规体系 | 第16-17页 |
2.3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基本内容 | 第17-19页 |
2.4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现状的基本评价 | 第19-30页 |
第三章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失真原因的经济学剖析 | 第30-37页 |
3.1 从产权制度分析所有者缺位方面的原因 | 第30-31页 |
3.2 从内部人控制理论分析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方面的原因 | 第31-32页 |
3.3 从信息不对称理论分析经营者方面的原因 | 第32-33页 |
3.4 从委托代理理论分析所有者方面的原因 | 第33-34页 |
3.5 从博弈论来分析监管和鉴证方面的原因 | 第34-36页 |
3.6 从寻租理论分析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原因 | 第36-37页 |
第四章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失真的博弈分析 | 第37-51页 |
4.1 博弈的战略式表述和纳什均衡的定义 | 第38页 |
4.2 会计信息披露六方博弈模型的描述与假设 | 第38-39页 |
4.3 经营者与证监会的子博弈及分析 | 第39-41页 |
4.4 中介机构与证监会的子博弈及分析 | 第41-42页 |
4.5 经营者与中介机构的子博弈及分析 | 第42-44页 |
4.6 经营者与投资者的子博弈及分析 | 第44-45页 |
4.7 经营者与债权人的子博弈及分析 | 第45-47页 |
4.8 经营者与竞争对手的子博弈及分析 | 第47-49页 |
4.9 六方博弈模型的综合分析 | 第49-51页 |
第五章 银广夏会计信息披露失真的案例分析 | 第51-60页 |
5.1 银广夏公司的基本情况 | 第51-52页 |
5.2 会计信息披露失真事实 | 第52页 |
5.3 证监会的调查处罚结果 | 第52-53页 |
5.4 信息披露失真原因剖析 | 第53-60页 |
第六章 从经济学角度治理会计信息披露失真问题 | 第60-69页 |
6.1 从供需理论分析对会计信息披露加强管制的必要性 | 第60-62页 |
6.2 完善监管制度,加大违规披露惩戒力度 | 第62-63页 |
6.3 改善股权结构,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 第63-64页 |
6.4 建立经理人市场,增大股票期权激励力度 | 第64-66页 |
6.5 倡导理性投资,不断提高投资者信息鉴别水平 | 第66页 |
6.6 增加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 | 第66-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