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11页 |
一、 研究目的及范围 | 第9页 |
二、 研究方法及局限性 | 第9-11页 |
第一章 企业代理问题与业绩评价指标 | 第11-19页 |
第一节 代理问题和业绩评价标准的选择 | 第11-14页 |
一、 代理问题的产生 | 第11-12页 |
二、 业绩评价对代理的行为影响 | 第12-14页 |
(一) 机会主义(Opportunism) | 第12-13页 |
(二) 激励作用 | 第13-14页 |
第二节 业绩评价指标的比较 | 第14-19页 |
一、 基于账面价值衡量的指标 | 第14-15页 |
二、 基于市场价值衡量的指标 | 第15-16页 |
三、 基于经济价值衡量的业绩评价指标--经济增加值(EVA) | 第16-19页 |
第二章 EVA的内涵与计算方法 | 第19-29页 |
第一节 EVA的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一、 EVA的公式 | 第19-21页 |
(一) NOPAT(税后营业利润) | 第20页 |
(二) K(资本总额) | 第20页 |
(三) WACC(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 第20-21页 |
二、 EVA的目标:股东财富最大化 | 第21-23页 |
第二节 EVA对会计报告数据的调整 | 第23-27页 |
一、 调整依据 | 第23-24页 |
(一) 消除会计稳健原则的影响 | 第23页 |
(二) 消除或减少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的机会 | 第23-24页 |
(三) 防止管理人员的短期倾向 | 第24页 |
二、 调整事项 | 第24-26页 |
(一) 有关“成功努力”会计法的调整 | 第24-25页 |
(二) 研发费用 | 第25-26页 |
(三) 折旧(Depreciation) | 第26页 |
三、 调整原则 | 第26-27页 |
第三节 EVA的改善途径 | 第27-29页 |
一、 提高现有资本的回报水平 | 第27页 |
二、 投资于预期回报率超出资本成本的项目 | 第27-28页 |
三、 从收益低于资本成本的项目中撤回资金以减少投资成本 | 第28-29页 |
第三章 EVA的功能、作用与存在的问题 | 第29-40页 |
第一节 EVA的功能 | 第29-33页 |
一、 EVA可以优化资本的合理配制 | 第29-31页 |
二、 EVA可以指导企业的科学决策 | 第31-32页 |
三、 EVA可以指导投资人的科学决策 | 第32-33页 |
第二节 运用EVA存在的问题 | 第33-40页 |
一、 EVA的一般缺陷 | 第33-34页 |
二、 EVA计算公式面临的问题 | 第34-37页 |
(一) 计算方法的差异性 | 第35页 |
(二) 调整过程具有主观随意性 | 第35-36页 |
(三) EVA忽视了股东应占利润 | 第36页 |
(四) EVA与MVA不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 | 第36-37页 |
三、 EVA在实施中面临的问题 | 第37-40页 |
(一) 彻底的授权问题 | 第37-38页 |
(二) “模拟”的权益所有者问题 | 第38页 |
(三) 企业的战略业绩评价问题 | 第38-40页 |
第四章 我国企业应用EVA面临的问题和调整建议 | 第40-46页 |
第一节 EVA在我国的可适用性 | 第40-43页 |
一、 宏观经济环境基础 | 第40-41页 |
二、 我国企业的债务成本问题 | 第41页 |
三、 反增资和反成长倾向 | 第41-42页 |
四、 单一财务指标评价片面性 | 第42页 |
五、 是非国民待遇问题 | 第42-43页 |
第二节 EVA在我国应用时的调整建议 | 第43-46页 |
一、 对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使用EVA的调整 | 第43页 |
二、 对WACC(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计算公式的调整 | 第43-46页 |
结束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