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前言 | 第1-10页 |
1 我国环境审计运作的状况及评述 | 第10-14页 |
·环境管理体系及环境审计概述 | 第10-12页 |
·环境管理体系概述 | 第10页 |
·环境审计概述 | 第10-12页 |
·我国环境审计运作的现状 | 第12-13页 |
·对我国环境审计运作的评价 | 第13-14页 |
2 我国注册会计师开展环境审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第14-24页 |
·环境审计主体的现实状况和典型观点 | 第14-15页 |
·环境审计主体的现实状况 | 第14页 |
·环境审计主体的典型观点 | 第14-15页 |
·我国注册会计师较少开展环境审计的原因 | 第15-16页 |
·我国注册会计师开展环境审计的必要性和和可行性 | 第16-20页 |
·我国注册会计师开展环境审计的必要性 | 第17-19页 |
·我国注册会计师开展环境审计的可行性 | 第19-20页 |
·我国注册会计师开展环境审计的领域 | 第20-24页 |
·我国注册会计师开展环境审计的基本领域 | 第20-22页 |
·我国注册会计师开展的非环境审计服务 | 第22-24页 |
3 我国注册会计师开展环境审计运作模式的设想 | 第24-33页 |
·环境审计运作模式概述 | 第24-26页 |
·环境审计运作模式的含义 | 第24页 |
·关于环境审计运作模式的观点 | 第24-26页 |
·我国注册会计师环境审计运作模式的设想 | 第26-33页 |
4 环境财务审计运作模式的设想 | 第33-40页 |
·环境财务审计的目标 | 第33页 |
·环境财务审计的对象和内容 | 第33-35页 |
·环境财务审计的依据 | 第35-36页 |
·环境财务审计的准则 | 第36-37页 |
·环境财务审计的方法 | 第37-38页 |
·环境财务审计的报告 | 第38-40页 |
·环境财务审计报告的基本要素 | 第38页 |
·环境财务审计报告应特别说明的内容 | 第38页 |
·环境财务审计报告范例 | 第38-40页 |
5 环境合规性审计运作模式的设想 | 第40-45页 |
·环境合规性审计的目标 | 第40页 |
·环境合规性审计的对象和内容 | 第40-41页 |
·环境合规性审计的依据 | 第41-42页 |
·环境合规性审计的准则 | 第42页 |
·环境合规性审计的方法 | 第42-43页 |
·环境合规性审计的报告 | 第43-45页 |
·环境合规性审计报告的基本要素 | 第43页 |
·环境合规性审计报告应特别说明的内容 | 第43-44页 |
·环境合规性审计报告范例 | 第44-45页 |
6 环境绩效审计运作模式的设想 | 第45-54页 |
·环境绩效审计的目标 | 第45页 |
·环境绩效审计的对象和内容 | 第45-47页 |
·政府环境绩效审计的内容 | 第45-46页 |
·企业环境绩效审计的内容 | 第46-47页 |
·环境绩效审计的依据 | 第47-48页 |
·环境绩效审计的准则 | 第48-49页 |
·环境绩效审计的方法 | 第49-50页 |
·环境绩效审计的报告 | 第50-52页 |
·环境绩效审计报告的基本要素 | 第50页 |
·环境绩效审计报告的编制应注意的问题 | 第50-51页 |
·环境绩效审计报告范例 | 第51-52页 |
·我国注册会计师不同领域环境审计运作模式的关系 | 第52-54页 |
·我国注册会计师不同领域环境审计运作模式的区别 | 第52-53页 |
·我国注册会计师不同领域环境审计运作模式的联系 | 第53-54页 |
7 我国注册会计师环境审计运作模式相关问题研究 | 第54-61页 |
·我国注册会计师环境审计运作模式的实施障碍 | 第54-56页 |
·我国注册会计师环境审计运作模式的实施难点 | 第56页 |
·我国注册会计师环境审计运作模式的实施条件 | 第56-58页 |
·我国注册会计师环境审计运作模式实施的几个具体问题 | 第58-61页 |
·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的培养 | 第58-59页 |
·注册会计师对专家工作的利用问题 | 第59页 |
·注册会计师参与环境审计的方式 | 第59页 |
·注册会计师开展环境审计的委托问题 | 第59-60页 |
·注册会计师开展环境审计的风险降低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