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阔叶乔木论文

抗真菌病害转基因杨树的获得

英文缩略表第1-10页
摘要第10-12页
英文摘要第12-14页
1 引言第14-32页
   ·杨树研究进展第14-20页
     ·常规育种第14-15页
     ·杨树的组织培养第15-17页
     ·基因工程育种第17-20页
   ·几丁质酶研究进展第20-24页
     ·几丁质酶的结构与功能第20-21页
     ·几丁质酶的抗病作用机理第21-23页
     ·几丁质酶在抗真菌病害中的应用第23-24页
   ·β-1,3-葡聚糖酶研究进展第24-29页
     ·β-1,3-葡聚糖酶的分类及性质第24-26页
     ·β-1,3-葡聚糖酶的抗病机理第26-28页
     ·β-1,3-葡聚糖酶在抗真菌病害中的应用第28-29页
   ·选题依据第29-32页
     ·杨树抗病研究的重要性第29-30页
     ·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应用于植物抗真菌病害的可行性第30页
     ·杨树转基因的可行性第30-32页
2 材料与方法第32-45页
   ·材料第32-37页
     ·植物材料第32页
     ·菌株与质粒第32-33页
     ·细菌培养基第33-34页
     ·植物激素和植物培养基第34页
       ·植物激素第34页
       ·植物培养基第34页
     ·试剂第34-37页
       ·抗生素第34-35页
       ·植物基因组DNA提取液第35页
       ·大肠杆菌质粒提取液第35-36页
       ·提取农杆菌双元载体质粒试剂第36页
       ·电泳缓冲液配制第36页
       ·Southern杂交试剂第36页
       ·GUS染色液的配制第36-37页
       ·转基因植株细胞粗提缓冲液(TES)第37页
     ·酶与生化试剂第37页
     ·PCR引物第37页
   ·实验方法第37-45页
     ·G1黑杨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第37-38页
       ·组培苗得获得第37-38页
       ·组培苗的壮苗培养第38页
       ·组培苗的叶片再生第38页
       ·组培苗根的诱导第38页
     ·农杆菌介导法转基因第38-39页
       ·几丁质酶基因的转化第38-39页
       ·β-1,3-葡聚糖酶基因的转化第39页
     ·转化植株的分子检测第39-43页
       ·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第39-40页
       ·碱法提取少量质粒DNA第40页
       ·提取农杆菌双元载体质粒第40-41页
       ·植物基因组DNA的提取第41页
       ·PCR检测第41-42页
       ·PCR-Southern检测第42-43页
     ·GUS基因稳定表达的组织化学染色第43-44页
     ·转基因植株的体外抑菌实验第44-45页
3 结果与分析第45-62页
   ·G1黑杨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第45-51页
     ·组培苗的壮苗第45-47页
       ·激素的影响第45-46页
       ·其他理化因素的影响第46-47页
       ·玻璃化问题的解决第47页
     ·组培苗的叶片再生第47-50页
       ·叶片再生芽的获得第47-48页
       ·不同激素浓度对G1杨叶片再生的影响第48-49页
       ·叶片因素对芽分化的影响第49-50页
     ·组培苗根的诱导第50-51页
       ·G1黑杨组培苗生根培养基的筛选第50-51页
       ·封口材料的影响第51页
   ·农杆菌侵染和转基因植株的获得第51-57页
     ·选择压的确定第51-53页
     ·抑菌性抗生素的选择第53-54页
     ·浸染时间对转化的影响第54页
     ·农杆菌介导法的改良第54-56页
     ·转基因植株的获得第56-57页
   ·转基因植株的生物学鉴定第57-60页
     ·PCR扩增检测第57-58页
     ·PCR-Southern杂交检测第58-59页
     ·GUS基因稳定表达的组织化学染色第59-60页
   ·转基因植株的体外抑菌实验第60-62页
4 讨论第62-65页
   ·G1黑杨再生体系的建立第62-63页
   ·G1黑杨转化频率问题的讨论第63-64页
   ·下一步工作设想第64-65页
5 结论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7页
致谢第77-7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注册会计师环境审计的运作模式研究
下一篇:多梅尼科·斯卡拉蒂奏鸣曲西班牙音乐风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