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权会计的基本问题探讨
0 前言 | 第1-12页 |
·本文的研究背景 | 第9页 |
·本文的研究起点 | 第9-10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本文的研究动机和意义 | 第11-12页 |
1 人权会计提出的背景分析 | 第12-24页 |
·会计依存的社会背景分析 | 第12-15页 |
·会计依存的社会环境的几个显著变化 | 第12-14页 |
·会计环境变化对会计提出的新要求 | 第14-15页 |
·企业产权的变迁 | 第15-21页 |
·企业产权演变的依据 | 第15-18页 |
·企业产权演变的历程与趋势 | 第18-21页 |
·会计在企业中的地位及其发展演变的历程与趋势分析 | 第21-24页 |
·会计在企业中的地位和角色 | 第21-22页 |
·会计产权思想发展的历程与趋势分析 | 第22-24页 |
2 会计的产权思想评介 | 第24-40页 |
·传统会计的产权思想 | 第24-26页 |
·传统会计中权益的特点 | 第24-25页 |
·传统会计的局限性--从权益的角度分析 | 第25-26页 |
·产权会计学派的产权思想 | 第26-27页 |
·产权会计学派中权益的特点 | 第26页 |
·产权会计学派的局限性--从权益的角度分析 | 第26-27页 |
·行为会计学的产权思想 | 第27-29页 |
·行为会计学中权益的特点 | 第28-29页 |
·行为会计的局限性--从权益的角度分析 | 第29页 |
·人力资源会计和劳动者权益会计的产权思想 | 第29-32页 |
·人力资源会计和劳动者权益会计中产益的特点 | 第30-32页 |
·人力资源会计的局限性--从权益的角度分析 | 第32页 |
·三维会计的产权思想 | 第32-35页 |
·三维会计中权益的特点 | 第33-34页 |
·三维会计的产权思想评价 | 第34-35页 |
·小结 | 第35-36页 |
·相关理论的研究 | 第36-40页 |
·财务产权学派理论 | 第36-37页 |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37-40页 |
3 从物权会计到人权会计 | 第40-53页 |
·物力资本产权和人力资本产权辨析 | 第40-44页 |
·物力资本产权和人力资本产权含义辨析 | 第40-42页 |
·物力资本产权和人力资本产权特征辨析 | 第42-44页 |
·物权会计的界定 | 第44-47页 |
·物权的解释 | 第44-45页 |
·物权会计的内容与特点 | 第45-46页 |
·物权会计的缺陷 | 第46-47页 |
·人权会计的界定和提出 | 第47-50页 |
·人权的解释 | 第47-49页 |
·人权的相关问题 | 第49-50页 |
·物权会计与人权会计的关系 | 第50-51页 |
·研究人权会计的意义 | 第51-53页 |
4 人权会计的基础理论 | 第53-64页 |
·人权会计的定义与本质 | 第53-54页 |
·人权会计的定义 | 第53-54页 |
·人权会计的本质 | 第54页 |
·人权会计的性质与特点 | 第54-56页 |
·人权会计的性质 | 第54页 |
·人权会计的特点 | 第54-56页 |
·人权会计的基本假设 | 第56-58页 |
·人权会计的目标 | 第58-59页 |
·人权会计的最终目标 | 第58-59页 |
·人权会计的具体目标 | 第59页 |
·人权会计的职能 | 第59-62页 |
·基本职能 | 第60页 |
·具体职能 | 第60-62页 |
·派生职能 | 第62页 |
·人权会计的对象 | 第62-64页 |
·一般对象 | 第62-63页 |
·具体对象 | 第63-64页 |
5 人权会计的应用理论 | 第64-79页 |
·人权会计核算的原则设计 | 第64-70页 |
·权益会计核算的几种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 第64-68页 |
·几种核算方法对人权会计核算的启示 | 第68-69页 |
·人权会计的核算设想 | 第69-70页 |
·人权会计报告的原则设计 | 第70-79页 |
·权益会计的几种会计报告方式及存在的问题 | 第71-75页 |
·几种权益报告对人权会计报告的启示 | 第75-76页 |
·人权会计的报告原则和设想 | 第76-79页 |
6 人权会计的实现条件与应用前景 | 第79-83页 |
·人权会计的实现条件 | 第79页 |
·人权会计的应用前景 | 第79-83页 |
·从对立统一规律谈人权会计 | 第80页 |
·从质量互变规律谈人权会计 | 第80-81页 |
·从否定之否定规律淡人权会计 | 第81-83页 |
结束语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