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民法论文

构建民商法信用体系的探讨

前 言第1-10页
第一章 引论:构建民商法信用体系的原因第10-21页
 第一节 信用的法律界定第10-18页
  一、 信用的历史根源第10-11页
  二、 信用的经济学研究第11-14页
  三、 信用的法律概念与特征第14-18页
   (一) 信用的民商法界定第14-15页
   (二) 信用的民商法特征第15-18页
 第二节 建立民商法信用体系的价值第18-19页
 第三节 信用体系的民商法律基础第19-21页
  一、 民商法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与局限第19-20页
  二、 我国信用现实和立法现实的呼唤第20-21页
第二章 本论(一):民商法信用的法律关系及法律问题的探讨第21-32页
 第一节 民商法信用的主体与客体第22-26页
  一、 企业信用第23-25页
   (一) 企业信用主体资格的取得第23页
   (二) 企业信用主体资格的延续第23页
   (三) 公司资本信用和资产信用问题的探讨第23-25页
  二、 个人信用第25页
  三、 政府信用第25-26页
 第二节 民商法信用的内容-信用权第26-32页
  一、 信用权的概念和特征第26-27页
  二、 信用权的内容第27-28页
  三、 信用权的民商法救济第28-32页
   (一) 保护方式选择问题的探讨第28-30页
   (二) 信用权侵害行为的认定第30-31页
   (三) 对信用权的合理限制第31-32页
第三章 本论(二):构建民商法信用体系的设想第32-46页
 第一节 社会信用体系的国际借鉴第33-37页
  一、 信用体系模式和法律框架的国际比较第33-36页
   (一) 不同国家的不同信用模式第33页
   (二) 各种信用模式的法律框架第33-35页
   (三) 各种信用模式立法制度的比较第35-36页
  二、 国际社会信用体系立法对我国的借鉴第36-37页
 第二节 构建我国民商法信用体系的设想第37-46页
  一、 强化诚实信用原则的法律地位第38页
  二、 建立信用体系的民商法律制度第38-46页
   (一) 信用权的构建第39-41页
   (二) 加强市场主体- 公司的信用建设第41-44页
   (三) 建立健全个人信用体系第44-46页
   (四) 强化政府信用的导向作用第46页
结 论第46-48页
参考书目第48-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下一篇:建安文学专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