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1页 |
·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7页 |
·国外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研究现状 | 第7-8页 |
·国外经验对我国的借鉴 | 第8-10页 |
·本文的结构及思路 | 第10-11页 |
第二章 住房金融模式的国际比较 | 第11-18页 |
·国际主要住房金融模式的比较 | 第11-14页 |
·美国的住房抵押贷款模式 | 第11-12页 |
·德国的住房合作社模式 | 第12-13页 |
·新加坡的住房公积金模式 | 第13页 |
·三种模式的比较 | 第13-14页 |
·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制度发展现状 | 第14-15页 |
·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存在的问题 | 第15-18页 |
第三章 住房抵押贷款风险分析 | 第18-35页 |
·违约风险 | 第18-26页 |
·住房抵押贷款中的违约行为分析 | 第18-20页 |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信用评分体系 | 第20-22页 |
·信用评分模型的发展 | 第22页 |
·信用评分模型的设计 | 第22-26页 |
·利率风险 | 第26-29页 |
·可调整利率抵押贷款利率风险、风险溢价和违约风险的关系 | 第26-28页 |
·利率风险与预期收益的关系 | 第28-29页 |
·流动性风险 | 第29页 |
·提前还款风险 | 第29-35页 |
·提前还款行为的影响因素 | 第29-31页 |
·提前还款风险对银行的影响 | 第31-32页 |
·提前还款行为的衡量方法 | 第32-35页 |
第四章 住房抵押贷款风险防范 | 第35-52页 |
·建立个人信用制度 | 第35-40页 |
·西方发达国家个人信用制度模式比较 | 第35-36页 |
·个人信用制度的国际经验 | 第36-37页 |
·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发展现状 | 第37页 |
·我国建立个人信用制度的对策建议 | 第37-40页 |
·建立和完善抵押贷款保险机制 | 第40-43页 |
·国外住房抵押贷款保险模式比较 | 第40-41页 |
·完善我国住房抵押贷款保险机制的意义 | 第41-42页 |
·完善我国住房抵押贷款保险机制的对策建议 | 第42-43页 |
·发展住宅抵押二级市场,推进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 | 第43-52页 |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功能 | 第44页 |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运作流程 | 第44-45页 |
·抵押贷款证券化几种模式的比较 | 第45-47页 |
·我国商业银行实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现实需要 | 第47-48页 |
·我国实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所需的条件 | 第48-49页 |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模式选择 | 第49-52页 |
结 束 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致 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