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8页 |
第一章 英美国家财产权概念的定义 | 第8-13页 |
一、对有体物的支配权 | 第8页 |
二、有关物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第8-9页 |
三、权利集束 | 第9-10页 |
四、对有价值的资源的排他使用权 | 第10-11页 |
五、对现代英美国家财产权概念基本含义的总结 | 第11-13页 |
第二章 财产权的种类和内容 | 第13-23页 |
一、财产权的种类 | 第13-19页 |
1.财产权(property)、产权(title)与所有权(ownership) | 第13-14页 |
2.法律财产权("legal" property)和衡平财产权("equitable" property) | 第14-16页 |
3.占有权与无权占有(或时效占有,adverse possession) | 第16-19页 |
二、财产权的内容 | 第19-23页 |
1.一般所有权的内容 | 第20页 |
2.分割所有权理论 | 第20-23页 |
第三章 财产权的客体:财产(property) | 第23-31页 |
一、概述 | 第23-25页 |
二、不动产(real property) | 第25-26页 |
三、动产 | 第26-28页 |
1.有体动产 | 第26页 |
2.无体动产 | 第26-28页 |
四、现代“新财产” | 第28-31页 |
第四章 英美国家财产权的司法保护 | 第31-34页 |
第五章 民法中的财产权概念比较与反思 | 第34-56页 |
一、中国的财产权概念 | 第34-41页 |
1.法律规范中的财产权概念 | 第34-35页 |
2.对中国有关财产权概念的研究成果的总结 | 第35-40页 |
3.笔者的评论与建议 | 第40-41页 |
二、中外民法(财产法)财产权概念的比较 | 第41-45页 |
1.中国民法的物权与英美财产法的财产权 | 第41-44页 |
2.中国民法的债权与英美财产法的财产权 | 第44-45页 |
3.中国民法的知识产权与英美财产法的财产权 | 第45页 |
三、对中国民法财产权概念的反思与重构 | 第45-56页 |
1.反思中国的物权法理论和制度 | 第45-50页 |
2.建立中国的占有权制度 | 第50-52页 |
3.建立中国的无形财产权制度 | 第52-54页 |
4.建立中国财产权的宪法保护制度 | 第54-56页 |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声明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