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8-10页 |
1.1.1 国外学者关于盈余管理的研究 | 第8-9页 |
1.1.2 我国学者关于盈余管理的研究 | 第9-10页 |
1.2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0-12页 |
第2章 盈余管理概述 | 第12-22页 |
2.1 盈余管理内涵、理论渊源及基本假定 | 第12-15页 |
2.1.1 内涵 | 第12-13页 |
2.1.2 理论渊源 | 第13-15页 |
2.1.3 基本假定 | 第15页 |
2.2 盈余管理操作空间 | 第15-21页 |
2.2.1 会计政策、方法的选择空间 | 第16-18页 |
2.2.2 会计管理的监督空间 | 第18-20页 |
2.2.3 其他规范所存在的操作空间 | 第20-2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盈余管理现状分析 | 第22-47页 |
3.1 盈余管理动因分析 | 第22-31页 |
3.1.1 原始动因 | 第22-24页 |
3.1.2 直接动因 | 第24-31页 |
3.2 盈余管理手段分析 | 第31-41页 |
3.2.1 利用缺乏相应会计规范而采用的手段 | 第31-35页 |
3.2.2 利用会计规范自身灵活性而采用的手段 | 第35-38页 |
3.2.3 违反会计规范而采用的手段 | 第38-39页 |
3.2.4 利用其他规范不健全而采用的手段 | 第39-41页 |
3.3 盈余管理报表特征分析 | 第41-46页 |
3.3.1 损益项目 | 第41-43页 |
3.3.2 资产负债项目 | 第43-44页 |
3.3.3 现金流量项目 | 第44-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盈余管理规范的对策研究 | 第47-56页 |
4.1 会计规范的建立健全 | 第47-48页 |
4.2 监管政策的合理化 | 第48-50页 |
4.2.1 监管指标体系的完善 | 第48-50页 |
4.2.2 对CPA审计意见的考虑 | 第50页 |
4.3 审计监督的加强 | 第50-52页 |
4.3.1 建立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管约束系统 | 第50-51页 |
4.3.2 改善执业环境 | 第51页 |
4.3.3 深化会计师事务所的体制改革 | 第51页 |
4.3.4 强化对注册会计师的诉讼机制 | 第51-52页 |
4.4 配股制度的完善 | 第52-54页 |
4.4.1 提倡现金股利,限制股票股利 | 第52-53页 |
4.4.2 规定配股条件时,还应辅以其他财务指标 | 第53-54页 |
4.5 政府行为的规范 | 第54-5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