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引言 | 第9-19页 |
·研究背景 | 第9-12页 |
·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亟待解决 | 第9-10页 |
·农村传统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 | 第10页 |
·旧式农村养老保险水平偏低 | 第10-11页 |
·我国新型养老保险政策的实施 | 第11页 |
·河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概况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体评价 | 第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研究路线 | 第17-18页 |
·文章可能的创新点 | 第18-19页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19-24页 |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社会保障定义 | 第19页 |
·养老保险 | 第19-20页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 第20页 |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础理论 | 第20-24页 |
·社会公平理论 | 第20页 |
·福利经济学理论 | 第20-21页 |
·生命循环储蓄理论 | 第21页 |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第21-22页 |
·创新扩散理论 | 第22-24页 |
3 国外农村养老保障建设的经验及对河北省新农保建设的启示 | 第24-28页 |
·有代表性的国外农村养老保障模式 | 第24-26页 |
·缴费型社会养老保险模式的代表——德国 | 第24-25页 |
·福利型国家的代表——瑞典 | 第25页 |
·统分结合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代表——日本 | 第25-26页 |
·多元化多层次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美国 | 第26页 |
·国外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对河北省新农保制度建设的启示 | 第26-28页 |
4 河北省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28-31页 |
·第一阶段:旧式农保探索阶段(1986-1990) | 第28页 |
·第二阶段:旧式农保试点和发展阶段(1991-1999) | 第28-29页 |
·第三阶段:旧式农保整顿阶段(1999-2008) | 第29页 |
·第四阶段: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阶段(2009 年-今) | 第29-31页 |
5 河北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取得的成就与存在问题 | 第31-37页 |
·河北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取得的成就 | 第31-32页 |
·河北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存在问题及原因 | 第32-37页 |
·存在比较严重的“两低一弱一强”现象 | 第32-34页 |
·缺乏专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 | 第34页 |
·养老基金来源不足 | 第34-35页 |
·基层管理平台脆弱,管理能力不足 | 第35页 |
·基础养老金收入替代率偏低 | 第35-37页 |
6 解决河北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存在问题的对策 | 第37-40页 |
·加大对新农保政策的宣传力度 | 第37页 |
·加快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立法步伐 | 第37-38页 |
·拓宽筹资渠道和基金投资模式 | 第38页 |
·加强基层管理平台建设,提高管理能力 | 第38-39页 |
·解决好新农保的各级财政责任分担,加大投入力度 | 第39-40页 |
7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附录 | 第43-46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第46-47页 |
作者简介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