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7页 |
1 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及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必然性 | 第7-9页 |
1.1 农业产业化的内涵 | 第7-8页 |
1.2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必然性 | 第8-9页 |
2 草原兴发集团目前总体概况 | 第9-10页 |
3 草原兴发集团的发展历程 | 第10-14页 |
3.1 起步时期:1988年——1993年 | 第10-11页 |
3.2 发展时期:1993年——1997年 | 第11-12页 |
3.3 成熟时期:1997年——现在 | 第12-14页 |
4 草原兴发集团在农牧业产业化方面的做法及经验 | 第14-30页 |
4.1 延伸产业链,扩大企业经营范围 | 第14-15页 |
4.2 建立稳固的生产基地,创建自己的经营模式 | 第15-17页 |
4.3 积极运营资本,壮大龙头企业的实力 | 第17-18页 |
4.4 建立和完善合理的分配机制,保证农业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 | 第18-19页 |
4.5 强化质量管理,提升企业品牌含金量 | 第19-21页 |
4.6 进行技术创新,不断增强企业的生命力 | 第21-22页 |
4.7 管理创新,不断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 第22-25页 |
4.8 树立品牌意识,扩大销售市场 | 第25-26页 |
4.9 政府行为方式的转变对企业的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 | 第26-28页 |
4.10 严格推广“三项服务”,不断密切与广大牧民的关系 | 第28-29页 |
4.11 强力引导羔羊当年出栏,维护草原生态平衡 | 第29-30页 |
4.12 促进农区秸秆转化利用,增加农民收入 | 第30页 |
5 草原兴发集团在农牧业产业化方面面临的困难及存在的问题 | 第30-35页 |
5.1 草原兴发集团肉鸡产业面临的困难 | 第30-31页 |
5.2 畜牧业快速发展与草原生态平衡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冲突 | 第31-32页 |
5.3 政府的科技服务体系亟待改革 | 第32-33页 |
5.4 资金投入不足是农牧业产业化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 第33-34页 |
5.5 成本管理体系不健全,影响企业效益的提高 | 第34-35页 |
5.6 牧民观念滞后,企业资金原料回收难 | 第35页 |
5.7 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不完善 | 第35页 |
6 促进草原兴发集团农牧业产业化进一步发展壮大的措施 | 第35-43页 |
6.1 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扭转肉鸡产业化经营的不利局面 | 第35-36页 |
6.2 积极推进肉羊产业化的发展 | 第36-38页 |
6.3 推进现有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改组改造 | 第38-39页 |
6.4 加大投资力度,为农牧业产业化进一步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 第39页 |
6.5 加强企业成本管理 | 第39-40页 |
6.6 建设奶牛基地,开发天然奶等乳制品,培养新的产业 | 第40-41页 |
6.7 重视技术创新,不断加大产品的研发力度 | 第41-42页 |
6.8 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 第42页 |
6.9 政府应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 第42-43页 |
结束语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作者简介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