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FPGA的视频图像放大处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5页
   ·课题研究背景第11-12页
   ·课题的提出第12页
   ·论文研究内容第12-13页
   ·论文章节安排第13-15页
第2章 系统整体设计方案第15-31页
   ·系统的整体设计思路第15-16页
   ·摄像机的选择及其输出信号格式第16-17页
     ·摄像机的选择第16页
     ·摄像机输出信号格式第16-17页
   ·视频解码模块设计第17-25页
     ·视频解码芯片SAA7113H芯片介绍第17-18页
     ·SAA7113H的寄存器简介第18-19页
     ·视频数据流的识别第19-20页
     ·I~2C总线概述第20-21页
     ·SAA7113H的初始化配置第21-25页
       ·SAA7113H寄存器的读写过程第22-23页
       ·I2C总线控制器设计第23-24页
       ·初始化数据的存放第24-25页
   ·视频图像处理模块设计第25-28页
     ·FPGA功能模块划分第25-26页
     ·内部信号流描述第26-27页
     ·时钟设计第27-28页
   ·视频编码模块的设计第28-31页
     ·视频编码芯片SAA7121H芯片介绍第28-29页
     ·SAA7121H的初始化配置第29-31页
第3章 视频图像放大算法及其方案选取第31-43页
   ·图像缩放技术第31-33页
     ·图像缩放原理第31-32页
     ·插值算法思想第32-33页
   ·图像插值算法研究第33-39页
     ·最邻近插值(Nearest Neighbor)算法第34-35页
     ·双线性插值(Bilinear Interpolation)算法第35-36页
     ·双三次插值(Bicubic Interpolation)算法第36-37页
     ·三种插值算法的MATLAB仿真第37-39页
   ·基于FPGA实现的缩放算法选取第39-42页
     ·双线性插值算法原理描述第39-40页
     ·双线性插值算法的求取第40-42页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4章 基于FPGA的视频图像放大处理系统的设计第43-63页
   ·基于FPGA的系统设计流程第43-44页
   ·系统的内部结构划分第44-47页
     ·结构层次化设计第44-45页
       ·模块划分的技巧第45页
       ·结构层次化编码第45页
     ·系统内部结构划分第45-47页
   ·数字视频解码模块的设计第47-55页
     ·模块设计思想的提出第47页
     ·ITU-R BT.656标准介绍第47-50页
       ·视频数据的帧场划分第47-48页
       ·视频数据格式第48-49页
       ·视频定时基准信号第49-50页
     ·数字视频解码模块设计第50-53页
       ·模块设计方案第50-51页
       ·具体实现方法第51-53页
     ·数字视频编码模块设计第53-55页
       ·模块设计方案第53-54页
       ·具体实现方法第54-55页
     ·两模块综合仿真第55页
   ·数据选择模块和放大区域位置设定模块的设计第55-58页
     ·数据选择模块的设计第55-57页
     ·放大区域位置设定模块的设计第57-58页
   ·缓存读写控制模块的设计和接口模块的设计第58-63页
     ·乒乓缓存控制原理第58-59页
     ·缓存读写控制模块的设计第59-63页
第5章 视频放大核心处理模块的设计第63-79页
   ·模块的设计流程第63-64页
   ·模块的框架设计第64-67页
     ·二维线性插值模块框架第64-65页
       ·量化插值精度的思想第64页
       ·二维线性插值模块框架设计第64-65页
     ·双一维线性插值模块框架设计第65-66页
     ·双一维线性插值模块框架的优化第66-67页
   ·模块的内部结构第67-68页
   ·各子模块的设计第68-75页
     ·时钟管理模块的设计第68-69页
     ·输入视频缓存控制模块的设计第69-70页
       ·模块功能设计第69页
       ·模块的FPGA实现第69-70页
     ·双口RAM模块的设计第70-71页
       ·面积和速度的平衡互换原则第70页
       ·缓存模块结构设计第70-71页
       ·双口RAM模块读写设计第71页
     ·行内插值模块的设计第71-73页
     ·行缓存功能模块的设计第73-74页
     ·行间插值模块的设计第74-75页
   ·模块仿真结果第75-79页
     ·TEXTIO介绍第75-76页
     ·仿真测试方案设计第76-77页
     ·测试信号的产生第77页
     ·仿真结果对比第77-79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79-81页
参考文献第81-85页
致谢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复杂背景下基于表观模型的手势识别研究
下一篇:基于Web的免费机场接送服务系统的初步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