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问题提出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论文主要内容与框架 | 第12-14页 |
第2章 现代支付系统的金融风险管理概述 | 第14-24页 |
·金融风险管理理论概述 | 第14-19页 |
·金融风险 | 第14-15页 |
·金融风险管理过程 | 第15-19页 |
·现代金融风险管理的新变化 | 第19页 |
·支付系统中的金融风险 | 第19-24页 |
·支付系统概念 | 第19-20页 |
·支付系统风险特征 | 第20-21页 |
·支付系统风险分类 | 第21-24页 |
第3章 人民银行沈阳分行支付系统概况 | 第24-33页 |
·人民银行支付系统发展历程及架构 | 第24-27页 |
·人民银行支付系统的发展过程 | 第25-26页 |
·人民银行支付系统的架构 | 第26-27页 |
·人民银行沈阳分行支付系统构成 | 第27-33页 |
·大额实时支付系统 | 第28-29页 |
·小额批量支付系统 | 第29-31页 |
·支票影像交换系统 | 第31-32页 |
·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系统 | 第32-33页 |
第4章 人行沈阳分行支付系统风险分析与评估 | 第33-43页 |
·人民银行沈阳分行支付系统风险表现及成因分析 | 第33-40页 |
·流动性风险分析 | 第33-34页 |
·信用风险分析 | 第34-35页 |
·系统风险分析 | 第35页 |
·法律风险分析 | 第35-36页 |
·运行风险分析 | 第36-37页 |
·操作风险分析 | 第37-38页 |
·技术风险分析 | 第38-39页 |
·制度风险分析 | 第39-40页 |
·人行沈阳分行支付系统风险破坏程度及发生频率分析 | 第40-43页 |
·风险破坏程度比较 | 第40-41页 |
·风险发生频率比较 | 第41-42页 |
·未来支付风险控制重点 | 第42-43页 |
第5章 现代支付系统风险管理国际经验借鉴 | 第43-50页 |
·国际清算银行的《重要支付清算系统的核心原则》 | 第43-44页 |
·欧洲中央银行对TARGET的风险管理 | 第44-46页 |
·美国支付清算系统的风险管理 | 第46-47页 |
·韩国支付系统中降低风险的措施 | 第47-49页 |
·香港货币管理局的风险管理措施 | 第49-50页 |
第6章 人民银行沈阳分行支付系统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 | 第50-59页 |
·建立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 第50-52页 |
·建立人民银行沈阳分行支付系统风险管理组织 | 第50页 |
·完善人民银行沈阳分行支付系统风险管理机制 | 第50-51页 |
·建立风险信息跟踪采集制度及量化评估体系 | 第51-52页 |
·以控制流动风险和信用风险为重点防范系统风险 | 第52-54页 |
·增加日间透支功能 | 第52-53页 |
·提供自动质押融资和高额罚息贷款 | 第53页 |
·控制账户余额 | 第53页 |
·改进排队机制 | 第53页 |
·制定合理的系统准入标准与损失分摊原则 | 第53-54页 |
·加强对操作风险的管理 | 第54-55页 |
·加强人员培训 | 第54页 |
·完善操作流程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 | 第54-55页 |
·优化和完善支付系统软件 | 第55页 |
·不断完善系统建设和制度建设 | 第55-56页 |
·完善系统功能 | 第55-56页 |
·加大系统技术支持力度 | 第56页 |
·加快制度建设步伐 | 第56页 |
·建议完善有关支付清算的法律法规体系 | 第56-59页 |
第7章 结束语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个人简历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