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论文研究的内容和组织结构 | 第12-14页 |
第2章 安全协议的基本理论 | 第14-30页 |
·数学基础 | 第14-17页 |
·有限域基础 | 第14-15页 |
·椭圆曲线上的双线性配对函数 | 第15页 |
·改进的Weil配对 | 第15-16页 |
·密码学上的数学难题 | 第16-17页 |
·密码技术简介 | 第17-20页 |
·对称密码体系 | 第17-18页 |
·公钥密码体系 | 第18页 |
·哈希函数 | 第18-19页 |
·消息鉴别码MAC | 第19-20页 |
·安全协议 | 第20-21页 |
·安全协议的概念 | 第20-21页 |
·安全协议的分类 | 第21页 |
·基于口令认证密钥交换协议的安全需求 | 第21-22页 |
·基本密钥交换协议 | 第22-23页 |
·Diffie-Hellman密钥交换协议 | 第22-23页 |
·Joux的三方密钥协商协议 | 第23页 |
·基于口令认证的密钥交换协议 | 第23-28页 |
·LSH-PEKE协议 | 第24-26页 |
·Wen等人的基于Weil配对的口令的认证密钥交换协议 | 第26-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3章 一种改进的基于口令认证的跨域密钥交换协议 | 第30-38页 |
·Byun2007的协议 | 第31-33页 |
·对Byun2007协议的安全漏洞分析 | 第33-34页 |
·改进的C2C-PAKE协议 | 第34-36页 |
·安全性分析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基于口令认证的跨域组密钥交换协议 | 第38-46页 |
·nPAKE~+协议 | 第38-40页 |
·基于不同口令认证的跨域组密钥交换协议 | 第40-43页 |
·组密钥生成阶段 | 第41-43页 |
·组密钥验证阶段 | 第43页 |
·安全分析和执行效率 | 第43-44页 |
·安全分析 | 第44页 |
·执行效率 | 第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5章 一种改进的基于WEIL配对的三方口令认证密钥交换协议 | 第46-56页 |
·Lim2007的协议 | 第47-49页 |
·改进的基于Weil配对的三方口令认证密钥交换协议 | 第49-54页 |
·建立初始化参数 | 第49-50页 |
·协议的建立过程 | 第50-52页 |
·效率分析 | 第52页 |
·安全性分析 | 第52-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6章 基于口令认证的双服务器密钥交换协议的模拟和测试 | 第56-66页 |
·Jin2007基于口令认证的双服务器密钥交换协议 | 第57-60页 |
·注册与初始化 | 第57-58页 |
·协议执行过程 | 第58-60页 |
·基于口令认证的双服务器密钥交换协议的模拟和测试 | 第60-64页 |
·关键算法 | 第61-63页 |
·PTAKE模拟程序的测试结果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总结 | 第66页 |
·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项目情况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