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缺失及培养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绪论 | 第8-14页 |
一、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8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不足 | 第8-11页 |
三、 创新点 | 第11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五、 写作思路 | 第12-14页 |
第一章 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及责任意识概析 | 第14-24页 |
第一节 责任与责任意识 | 第14-17页 |
一、 责任的内涵 | 第14-16页 |
二、 责任意识的内涵 | 第16-17页 |
第二节 大学生责任意识及其基本内容 | 第17-24页 |
一、 大学生责任意识的涵指 | 第17页 |
二、 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内容 | 第17-24页 |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的缺失及其成因 | 第24-38页 |
第一节 大学生责任意识的缺失 | 第24-28页 |
一、 自我责任意识缺失 | 第24-26页 |
二、 家庭责任意识缺失 | 第26页 |
三、 他人责任意识缺失 | 第26-27页 |
四、 社会责任意识缺失 | 第27-28页 |
第二节 大学生责任意识缺失的成因 | 第28-38页 |
一、 大学生责任意识缺失的主观因素 | 第28-30页 |
二、 大学生责任意识缺失的客观因素 | 第30-38页 |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的基本理路 | 第38-52页 |
第一节 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的基本原则 | 第38-42页 |
一、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 第38-39页 |
二、 结合大学生群体特点和责任意识形成特点 | 第39-41页 |
三、 坚持层次性、趋同和实践性取向 | 第41-42页 |
第二节 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的现实途径 | 第42-52页 |
一、 强化大学生自我责任意识教育意识 | 第43页 |
二、 创造良好家庭责任意识教育环境 | 第43-45页 |
三、 打造优质学校责任意识教育平台 | 第45-47页 |
四、 创设浓厚社会责任意识教育氛围 | 第47-52页 |
结语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60页 |
本人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