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第一章 导言 | 第11-17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1页 |
二、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5页 |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五、论文概要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术语分析 | 第17-25页 |
·语言输入概念 | 第17-18页 |
·语言输入特征 | 第18-19页 |
·语言输入类型 | 第19-20页 |
·术语区分 | 第20页 |
·课文和范文 | 第20页 |
·课文和范文的联系和区别 | 第20页 |
·背诵—特殊的语言输入 | 第20-21页 |
·中国传统语言教育中的范文背诵 | 第21-22页 |
·世界其它各地的范文背诵 | 第22-23页 |
·不同语言教学法中的范文背诵 | 第23-25页 |
第三章 背诵式语言输入的理论探索 | 第25-34页 |
·背诵式语言输入的特征 | 第25-27页 |
·记忆特征与背诵式语言输入 | 第27-28页 |
·学习策略与背诵式语言输入 | 第28-29页 |
·背诵式语言输入与外语教学 | 第29-34页 |
第四章 背诵式语言输入与高中英语写作 | 第34-45页 |
·背诵式语言输入和英语写作的关系(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的关系) | 第34-35页 |
·高中英语写作中范文输入的正迁移 | 第35-38页 |
·认知思维的变化 | 第35-36页 |
·学习策略和习惯的变化 | 第36-37页 |
·情感态度的变化 | 第37页 |
·教师教学策略的变化及其影响 | 第37-38页 |
·高中英语写作中范文输入的负迁移 | 第38-42页 |
·范文的选择和高中英语写作 | 第42-45页 |
第五章 实验目的和过程 | 第45-50页 |
·实验目的 | 第45-46页 |
·实验假设 | 第46页 |
·实验对象 | 第46页 |
·实验材料 | 第46-47页 |
·实验工具 | 第47页 |
·实验过程 | 第47-48页 |
·评分规则 | 第48-50页 |
第六章 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50-62页 |
·和对照班前测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50页 |
·实验班和对照班后测结果和分析 | 第50-51页 |
·后测作文的相关分析 | 第51-54页 |
·对访谈的分析 | 第54-58页 |
·教学法上的建议 | 第58-62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62-65页 |
·主要的发现 | 第62页 |
·可能的影响 | 第62-63页 |
·该研究的局限 | 第63页 |
·对进一步研究所提的建议 | 第63-65页 |
Bibliography | 第65-70页 |
Appendix 1 | 第70-72页 |
Appendix 2 | 第72-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