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壮族地区中学生作文语病现象调查研究--以武宣县几所中学为个案

内容提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绪论第9-10页
一、与论题相关的阐述第10-14页
 1、论题来源、目的、意义第10-11页
 2、国内外前沿研究第11-12页
 3、研究方法第12页
 4、理论阐述第12-14页
二、语病现象的调查和语病类型第14-51页
 1、调查的过程第14-16页
 2. 学生作文语病类型分析第16页
   ·别字语病第16页
 3. 词法错误第16-22页
 4. 句法错误第22-31页
 5.句式错误第31页
 6. 修辞手法不当第31-34页
 7. 套用方言、民族语言和口语化的语言第34-35页
 8. 认识有误第35-37页
 9. 复句第37-38页
 10. 手段失误第38-39页
 11. 逻辑错误第39-41页
 12. 歧义现象第41-43页
 13. 罗嗦累赘第43页
 14. 其他第43-44页
 15. 篇章语病分析第44-49页
 16. 初中、高中生作文语病特点:从杂糅向单一化发展第49页
 17. 壮民族学校学生作文语病特点第49-51页
三、病因分析第51-54页
 1. 生理和思维尚未发展成熟第51-52页
 2. 缺少语感第52页
 3. 语言表达能力不强,词语贫乏第52页
 4. 缺少积累,缺真情、作文“伪圣化”第52页
 5. 训练力度不够第52-53页
 6. 思维混乱、缺少逻辑性,思想认识模糊第53页
 7、受民族语言和汉语方言的影响第53-54页
 8、社会的影响第54页
四、减少语病,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对策第54-62页
 1. 师生思想上引起重视,提高教师自身语言表达水平第54-55页
 2. 重视语法教学第55-57页
 3. 阅读名著,培养语感,培养用普通话思维的习惯第57-60页
 4. 理论学习第60页
 5. 提高对生活的认识能力第60页
 6.加大训练的量,端正不良文风第60-61页
 7. 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向社会学习语言第61-62页
结语第62-63页
注释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6页
读硕其间发表的论文第66-67页
致谢第67-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西农村高中生英语听力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其对策
下一篇:优化解析几何概念学习中多元表征的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