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2页 |
·引言 | 第8-9页 |
·结构动力响应求解及多重网格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结构动力响应求解的传统有限元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多重网格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结构模态参数及损伤识别的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结构模态参数识别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结构损伤识别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7-19页 |
·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 第19-22页 |
第二章 结构动力响应求解的多重网格方法 | 第22-36页 |
·多重网格方法的基本原理 | 第22-26页 |
·多重网格方法的应用原则 | 第26-30页 |
·结构动力响应求解中的多重网格方法 | 第30-34页 |
·作为延拓的双线性插值算子 | 第30页 |
·前光滑过程 | 第30-31页 |
·粗网格修正过程 | 第31-32页 |
·后光滑过程 | 第32-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三章 结构动力响应的误差估计理论及自适应过程的实现 | 第36-48页 |
·自适应有限元方法的基本内容 | 第36-39页 |
·基于后处理的后验误差估计理论 | 第39-44页 |
·后验误差估计理论 | 第39-42页 |
·超收敛块恢复技术 | 第42-44页 |
·自适应多重网格方法 | 第44-47页 |
·多重网格方法中空间网格的自适应过程的实现 | 第44-46页 |
·多重网格方法中时间区间的自适应过程的实现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自适应多重网格方法的求解实例及分析 | 第48-66页 |
·自适应多重网格方法在梁动力响应问题中的应用 | 第48-54页 |
·梁单元刚度矩阵 | 第48页 |
·梁单元质量矩阵 | 第48-49页 |
·自适应多重网格方法求解弹性梁动力响应的算例 | 第49-54页 |
·自适应多重网格方法在薄板动力响应问题中的应用 | 第54-64页 |
·板弯曲问题的有限元法 | 第54-62页 |
·自适应多重网格方法求解薄板动力响应的算例 | 第62-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五章 自适应多重网格方法求解动力响应在结构模态参数识别中的应用 | 第66-88页 |
·结构模态参数识别的主要方法 | 第66-70页 |
·频域中识别模态参数的主要方法 | 第68-69页 |
·时域中识别模态参数的主要方法 | 第69-70页 |
·自适应多重网格方法求解动力响应在结构模态参数识别中的应用 | 第70-80页 |
·模拟环境激励 | 第72页 |
·自适应多重网格方法求解结构在模拟环境激励下的响应 | 第72-74页 |
·利用有限元结果进行模态参数识别 | 第74-80页 |
·实桥模型下的模态参数对比 | 第80-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8页 |
第六章 基于结构模态参数进行结构损伤识别 | 第88-98页 |
·结构损伤识别的主要方法 | 第88-93页 |
·结构损伤识别的指标 | 第88-91页 |
·结构损伤识别的方法 | 第91-93页 |
·对比分析 | 第93-95页 |
·结果分析 | 第95-96页 |
·本章小结 | 第96-98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8-102页 |
·本文的工作与结论 | 第98-100页 |
·未来的工作与展望 | 第100-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9页 |
致谢 | 第109-110页 |
作者在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第110-111页 |
摘要 | 第111-114页 |
Abstract | 第114-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