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水利枢纽、水工建筑物论文--取水、引水工程论文--输水建筑物论文

大型梁式矩形渡槽结构分析中若干关键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1 绪论第11-27页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第11-13页
   ·箱形渡槽日照温度效应第13-19页
     ·箱形渡槽日照温度应力分析的必要性第13-15页
     ·国内外对箱形混凝土结构温度问题的研究现状第15-19页
   ·多纵梁矩形渡槽受力分析与结构形式的选择第19-21页
     ·多纵梁渡槽受力分析的必要性第19-20页
     ·多纵梁渡槽受力分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0-21页
   ·渡槽的抗震问题第21-25页
     ·渡槽抗震分析的必要性第21-22页
     ·渡槽结构抗震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2-25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5页
   ·本文的创新点第25-27页
2 日照作用下箱形渡槽温度场分析第27-65页
   ·引言第27页
   ·渡槽中的热交换第27-28页
   ·平面温度场的导热微分方程及求解条件第28-33页
     ·Fourier导热定律第28-29页
     ·热传导方程第29-32页
     ·热传导问题的定解条件第32-33页
   ·箱形渡槽温度荷载计算第33-41页
     ·太阳辐射强度计算第35-38页
     ·对流换热系数第38页
     ·辐射换热系数第38-39页
     ·综合换热系数第39-40页
     ·大气温度的考虑第40-41页
     ·箱梁边界温度载荷第41页
   ·箱形渡槽温度场分析与计算第41-64页
     ·ANSYS计算模型的建立第42-44页
     ·温度场计算结果第44-53页
     ·最小二乘法拟合温差二次曲线第53-57页
     ·渡槽温差二次曲线参数变化规律第57-60页
     ·渡槽温差二次曲线与相关规范温差曲线对比第60-64页
   ·小结第64-65页
3 箱形渡槽温度应力分析与计算第65-97页
   ·温度应力的平面梁法第65-68页
     ·箱身纵向温差应力第65-67页
     ·箱身横向温差应力第67-68页
   ·温度应力的有限元方法第68-80页
     ·平面模型第68-72页
     ·实体模型第72-80页
   ·渡槽温度应力分布规律第80-89页
     ·顶板温度应力分布规律第80-83页
     ·腹板温度应力分布规律第83-86页
     ·底板温度应力分布规律第86-89页
   ·渡槽温度应力随不同板厚的变化规律第89-96页
     ·不同顶板厚度温度应力分布规律第89-92页
     ·不同腹板、底板厚度温度应力分布规律第92-96页
   ·小结第96-97页
4 大型多纵梁矩形渡槽受力分析与结构形式选择第97-119页
   ·前言第97页
   ·多纵梁矩形渡槽结构受力的分析方法第97-110页
     ·有限元法第97-104页
     ·梁格分析法第104-106页
     ·实用空间法第106-110页
     ·方法点评第110页
   ·算例分析第110-114页
     ·原始资料第110-111页
     ·空间有限元法计算结果第111-113页
     ·实用空间法计算结果第113-114页
     ·计算结果分析第114页
   ·多纵梁矩形渡槽结构形式选择第114-118页
     ·普通多纵梁矩形渡槽的受力特征第114-116页
     ·具有大边梁的多纵梁矩形渡槽的受力特征第116-117页
     ·多纵梁矩形渡槽结构形式选择第117-118页
   ·小结第118-119页
5 槽内水体晃动对渡槽横向动力响应的影响第119-151页
   ·引言第119-120页
   ·考虑流固耦合作用的动力计算方法第120-128页
     ·附加质量的应用第120-121页
     ·Housner流体简化模型的应用第121-123页
     ·边界元法第123-124页
     ·ALE有限元法第124-128页
     ·方法点评第128页
   ·渡槽横槽向水平地震作用计算模型第128-131页
   ·渡槽动力分析的计算方法第131-136页
     ·渡槽结构的自振特性计算理论第131-133页
     ·渡槽地震反应的动态时程分析法原理第133-136页
   ·槽身不同的深宽比对渡槽横向地震反应的影响第136-143页
     ·计算方案及材料参数第136-138页
     ·计算结果与分析第138-143页
   ·槽体分厢对渡槽横向地震反应的影响第143-149页
     ·计算方案及材料参数第143页
     ·计算结果与分析第143-149页
   ·小结第149-151页
6 结论与展望第151-154页
   ·结论第151-153页
   ·展望第153-154页
致谢第154-155页
参考文献第155-161页
附录第161-162页

论文共1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洮河流域水资源最优调配的理论与实践
下一篇:少自由度无奇异完全各向同性并联机构型综合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