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房屋建筑设备论文--机电设备论文--建筑物的电气化、自动化装置论文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9页
   ·智能家居的概念第15-17页
   ·智能家居的发展概况第17-21页
     ·国外智能家居的发展现状第17-18页
     ·国内智能家居的市场现状第18-21页
   ·家庭组网技术概述第21-24页
     ·有线组网技术第21-22页
     ·无线组网技术第22-24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第24-26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概念第24-25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第25-26页
   ·本文所研究的系统的主要特点第26-27页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第27-28页
     ·研究思路第27-28页
     ·论文结构第28页
   ·小结第28-29页
第二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第29-34页
   ·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第29-31页
     ·温度控制第29-30页
     ·湿度控制第30-31页
   ·智能家居系统的功能模块的设计第31-33页
   ·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系统硬件平台设计第34-60页
   ·主控模块的硬件设计第34-49页
     ·主控芯片的选择第35-36页
     ·主控模块的核心电路第36-38页
     ·人机接口电路的设计第38-43页
     ·实时时钟电路的设计第43-46页
     ·复位电路第46-47页
     ·电源电路第47页
     ·声光报警电路第47-48页
     ·时钟电路第48-49页
   ·传感器模块硬件设计第49-57页
     ·液晶玻片显示电路第49-50页
     ·温度传感器电路设计第50-53页
     ·湿度传感器电路设计第53-55页
     ·A/D转换电路第55-56页
     ·4~20mA电命电压转换电路第56页
     ·开关量输入电路第56-57页
   ·硬件抗干扰设计第57-59页
     ·隔离技术第57页
     ·去耦电路第57页
     ·印刷电路板的抗干扰措施第57-59页
   ·小结第59-60页
第四章 无线收发模块的设计第60-72页
   ·无线收发芯片的选择第60页
   ·无线收发芯片CC1100第60-69页
     ·CC1100的主要特性第61页
     ·CC1100内部结构第61-62页
     ·CC1100的引脚结构第62-64页
     ·CC1100典型的外围电路第64-66页
     ·CC1100与处理器的接口第66-68页
     ·CC1100内部寄存器配置第68页
     ·CC1100工作模式设定第68-69页
   ·晶体振荡器电路第69-70页
   ·天线接口电路第70-71页
   ·小结第71-72页
第五章 系统软件设计第72-93页
   ·无线收发模块的软件设计第72-80页
     ·无线收发芯片CC1100的初始化设置第72-74页
     ·CC1100应用程序第74-80页
   ·主控模块的软件设计第80-87页
     ·人机接口电路的软件设计第80-84页
     ·实时时钟任务的设计第84-87页
   ·智能传感器终端软件设计第87-92页
     ·总线复位第87-88页
     ·总线写第88页
     ·总线读第88-89页
     ·DS18B20的读写程序第89-91页
     ·DS18B20的任务流程图第91-92页
   ·小结第92-93页
第六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设计第93-104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本网络拓扑结构第93-96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通讯模式设计第96页
   ·CC1100的通讯协议第96-100页
     ·数据白化第97页
     ·CC1100数据包格式化第97-99页
     ·CC1100接收模式下的数据包滤波第99页
     ·CC1100发脚接收模式下的数据包处理第99-100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软件设计第100-101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收发程序第101-102页
   ·小结第102-104页
第七章 试验设计验证第104-122页
   ·试验装置原理图第104-108页
   ·IAR试验开发环境第108-111页
   ·程序调试第111-114页
   ·试验调试第114-117页
   ·试验结果第117-121页
     ·温度控制试验第117-119页
     ·无线收发试验第119-120页
     ·键盘显示试验第120-121页
   ·小结第121-122页
第八章 结论第122-123页
   ·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第122页
   ·本文的特点第122页
   ·本文的不足第122-123页
参考文献第123-126页
附录第126-127页
致谢第127-12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28页

论文共12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嵌入式智能PID控制器的设计
下一篇:基于嵌入式Linux电脑绣花机系统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