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论民事诉讼中的程序选择权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引言第8-9页
第一部分 民事程序选择权概述第9-12页
 一、民事程序选择权的概念及特征第9页
 二、民事程序选择权的范围及其实现第9-10页
 三、民事程序选择权的意义第10-12页
第二部分 民事程序选择权的理论基础第12-16页
 一、诉权理论第12-13页
  (一) 诉权是民事诉讼法学中重要的理论基石第12页
  (二) 诉权为现代法治国家中的一项公民基本权利第12-13页
 二、程序正义理论第13-14页
 三、当事人程序主体性原则第14-16页
第三部分 对国外民事程序选择权的立法考察第16-20页
 一、国外民事程序选择权的相关规定第16-18页
  (一) 选择民事纠纷解决方式的权利第16页
  (二) 选择管辖法院的权利第16页
  (三) 选择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的权利第16-17页
  (四) 选择结案方式的权利第17页
  (五) 选择言词审理与书面审理的权利第17页
  (六) 选择诉讼程序与非诉讼程序的权利第17-18页
  (七) 当事人有选择公开审理与不公开审理的权利第18页
 二、国外立法例对我国的启示第18-20页
第四部分 我国民事程序选择权的立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0-25页
 一、我国民事程序选择权的立法现状第20-22页
  (一) 选择纠纷解决方式的权利第20页
  (二) 特定类型案件中,选择管辖法院的权利第20-21页
  (三) 选择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的权利第21页
  (四) 选择结案方式的权利第21-22页
  (五) 选择公开或不公开审理或仲裁的权利第22页
  (六) 选择诉讼程序或非讼程序的权利第22页
  (七) 其他民事程序的选择权第22页
 二、我国民事程序选择权在适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2-25页
  (一) 当事人的诉讼主体地位尚未充分确立第22-23页
  (二) 依照法律规定可供当事人进行程序选择的空间较小第23-24页
  (三) 可供当事人选择的程序功能单一第24页
  (四) 缺乏对当事人行使程序选择权的程序保障第24-25页
第五部分 对我国民事程序选择权的完善思考第25-31页
 一、我国民事程序选择权的立法完善第25-29页
  (一) 扩大协议管辖的范围第25-26页
  (二) 在赋予当事人选择简易程序和普通程序同时,增设小额诉讼程序第26页
  (三) 增设当事人选择一审程序与二审程序的权利第26-27页
  (四) 在某些案件中,增设当事人对鉴定人或陪审员的选择权第27页
  (五) 增设律师面前和解的权利第27页
  (六) 在简易程序中,当事人合意选择审理方式的权利第27-28页
  (七) 扩大非讼程序适用的范围第28-29页
 二、完善民事程序选择权的外部保障机制第29-31页
  (一) 明确法官的阐明与告知义务第29页
  (二) 明确律师正确建议义务第29-31页
结语第31-32页
注释第32-34页
参考文献第34-36页
致谢第36页

论文共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死刑复核程序研究完善
下一篇:中国刑事二审程序完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