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1 前言 | 第12-17页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产权理论及其启示 | 第13-14页 |
·转型经济学理论及其启示 | 第14-15页 |
·相关财务与会计理论及其启示 | 第15页 |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创新与不足 | 第16-17页 |
·创新 | 第16页 |
·不足 | 第16-17页 |
2 国有资本收益管理理论及实践立行的回顾 | 第17-21页 |
·国有资本收益性质的分歧 | 第17页 |
·有资本收益的界定 | 第17-18页 |
·国有资本收益的分配 | 第18-21页 |
3 加强贵州省国有资本收益管理的重要性 | 第21-23页 |
·理顺国有资产管理与财政公共管理职能关系的需要 | 第21页 |
·代表政府以出资人身份行使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权的需要 | 第21-22页 |
·建立新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职能的需要 | 第22-23页 |
4. 贵州省国有资本收益管理现状的分析 | 第23-28页 |
·国有独资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国有资本收益的管理 | 第23-24页 |
·收购主体不规范导致国有资本收益的减少 | 第23-24页 |
·收购价格不合理导致国有资本收益的减少 | 第24页 |
·收购资金来源不明确导致国有资本收益的减少 | 第24页 |
·国家参股但不具有经营控制权企业的国有资本流收益的管理 | 第24-25页 |
·业务或资产转移 | 第24-25页 |
·转移利润 | 第25页 |
·集体私分 | 第25页 |
·中小国有企业的国有资本收益的管理 | 第25-28页 |
·对资产进行虚假评估 | 第26页 |
·用账面价值代替资产的实际价值 | 第26页 |
·在评估基准日上做文章 | 第26页 |
·在评估有效期上做文章 | 第26-27页 |
·隐瞒事实真相欺骗管理部门 | 第27-28页 |
5 贵州省国有资本收益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8-32页 |
·国有资本收益多头管理 | 第28页 |
·国有资本收益预算和使用制度不够健全 | 第28页 |
·国有资本经营行政化 | 第28页 |
·完善的市场体系尚未形成 | 第28-30页 |
·市场主体发育不充分 | 第29页 |
·价格机制仍不健全 | 第29页 |
·各类市场发育不平衡 | 第29页 |
·市场中介组织机构不规范 | 第29-30页 |
·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不力 | 第30页 |
·国有资产评估失实 | 第30-32页 |
6 加强贵州省国有资本收益管理的措施 | 第32-41页 |
·理顺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体制 | 第32-33页 |
·国有企业公司化改革 | 第32页 |
·所有者职能与国家政权职能分离 | 第32-33页 |
·加快形成竞争有序的产权交易市场 | 第33-35页 |
·构建完善的各级国有资本代理人和经营者的约束机制 | 第35-36页 |
·建立经营决策失误追究制度 | 第35页 |
·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 第35-36页 |
·加强内部财务管理部门和人员在防范国有资本收益的减少的作用 | 第36-37页 |
·建立健全经营性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 第37-39页 |
·规范国有资本收益的使用 | 第39页 |
·加强对闲置资产的管理 | 第39-40页 |
·积极培育、规范和发展资本市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