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思想对二胡演奏的启迪作用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3页 |
·禅宗思想的基本内容及特点 | 第8-9页 |
·禅宗思想的基本内容 | 第8页 |
·禅宗思想的特点 | 第8-9页 |
·二胡演奏艺术特点概述 | 第9-11页 |
·二胡传统演奏法概述 | 第9-10页 |
·二胡演奏的情声统一 | 第10页 |
·二胡演奏艺术发展之路 | 第10-11页 |
·禅宗和二胡相联系的基本思路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境界论与二胡演奏 | 第13-20页 |
·禅悦之境对二胡演奏的启示 | 第13-15页 |
·禅悦在音乐中的意义 | 第13-14页 |
·禅悦在二胡曲中的意义 | 第14-15页 |
·禅定境界对二胡演奏的启示 | 第15-16页 |
·禅“静”的启示 | 第16页 |
·《二泉映月》中“境界说”的探索 | 第16-20页 |
·从“无名”到“有名”谈起 | 第16-17页 |
·写作背景的禅思 | 第17-18页 |
·《二泉映月》中的乐境与禅境 | 第18-20页 |
第三章 自性论与二胡演奏 | 第20-26页 |
·自性之心与演奏之心 | 第20-22页 |
·“心动说”的启示 | 第20-21页 |
·以心感物的启示 | 第21页 |
·自性在二胡乐曲中的体现 | 第21-22页 |
·自性论与对自信心的培养 | 第22-23页 |
·自性与天赋 | 第22页 |
·童心之易的自性理解 | 第22-23页 |
·二胡音色的自性观 | 第23-24页 |
·自性对二胡演奏个性化的启示 | 第24-26页 |
第四章 开悟论与二胡演奏 | 第26-32页 |
·开悟的意义 | 第26-27页 |
·二胡演奏的禅悟 | 第26页 |
·习琴之悟 | 第26-27页 |
·禅宗教学方法之悟 | 第27页 |
·开悟的途径——“禅定”的方法论意义 | 第27-29页 |
·禅定悟道的意义 | 第27-28页 |
·禅定对二胡舞台表演的作用 | 第28-29页 |
·顿悟对二胡演奏思维的启示 | 第29-32页 |
·参禅、顿悟对习琴的意义 | 第29-30页 |
·二胡演奏对参禅方法的借鉴 | 第30-32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4页 |
附录 | 第34-38页 |
致谢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