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一、绪论 | 第7-22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7-9页 |
(二) 研究的目的、意义与主要内容 | 第9-10页 |
1. 研究的目的 | 第9页 |
2. 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3. 研究的内容 | 第10页 |
(三)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10-11页 |
1. 研究的思路 | 第10页 |
2. 研究的方法 | 第10-11页 |
(四) 文献综述 | 第11-19页 |
1. 21世纪以来关于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2. 21世纪以来关于美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3. 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师教育课程二者关系的相关研究综述 | 第17-19页 |
(五)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9-22页 |
1. 课程改革 | 第19页 |
2. 基础教育课程 | 第19-20页 |
3. 教师教育课程 | 第20页 |
4 社会共生机制 | 第20-22页 |
二、理论基础 | 第22-29页 |
(一) 建构主义课程观 | 第22-23页 |
1. 建构主义课程观的基本内容 | 第22-23页 |
2. 建构主义课程观的评价 | 第23页 |
(二) 整体主义课程观 | 第23-26页 |
1. 整体主义的内涵 | 第23-24页 |
2. 整体主义课程观内容与评价 | 第24-26页 |
(三) 基于社会存在的共生理论 | 第26-29页 |
1. 基于社会存在的共生理论的内涵 | 第26-27页 |
2. 基于社会存在的共生理论的基本内容 | 第27-29页 |
三、美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师教育课程的共生 | 第29-48页 |
(一) 课程目标的共生 | 第29-34页 |
1. 21世纪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目标的改革 | 第29-30页 |
2. 21世纪美国教师教育课程目标的改革 | 第30-31页 |
3. 课程目标的共生 | 第31-34页 |
(二) 课程内容的共生 | 第34-39页 |
1. 21世纪美国基础教育课程内容的改革 | 第34-35页 |
2. 21世纪美国教师教育课程内容的改革 | 第35-36页 |
3. 课程内容的共生 | 第36-39页 |
(三) 课程实施的共生 | 第39-43页 |
1. 21世纪美国基础教育课程实施的改革 | 第39-40页 |
2. 21世纪美国教师教育课程实施的改革 | 第40-41页 |
3. 课程实施的共生 | 第41-43页 |
(四) 课程评价的共生 | 第43-48页 |
1. 21世纪美国基础教育课程评价的改革 | 第43-44页 |
2. 21世纪美国教师教育课程评价的改革 | 第44-45页 |
3. 课程评价的共生 | 第45-48页 |
四、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师教育课程的共生机制 | 第48-60页 |
(一) 课程共生的条件 | 第48-50页 |
1. 国家:居安思危,应对挑战 | 第48页 |
2. 文化:多元共生,公平正义 | 第48-49页 |
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来袭 | 第49页 |
4. 教师教育:规格提升,亟待转变 | 第49-50页 |
(二) 课程共生的运行 | 第50-57页 |
1. 共生的运行原理 | 第50-55页 |
2. 共生的运行效果 | 第55-56页 |
3. 共生的运行范围 | 第56页 |
4. 共生的适用范围 | 第56-57页 |
(三) 课程共生的管理 | 第57-60页 |
1. 共生中的协作 | 第57页 |
2. 共生中的约束 | 第57-58页 |
3. 共生中的激励 | 第58-60页 |
五、结语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后记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