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 1 绪论 | 第7-11页 |
| ·问题的缘起及其研究意义 | 第7-8页 |
|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8页 |
| ·研究前史 | 第8-11页 |
| 2 儒学整合思想 | 第11-24页 |
| ·传统与现代性:近代儒学危机 | 第11-16页 |
| ·孔子与耶稣:儒学核心价值的式微 | 第11-13页 |
| ·华夏与诸夷:儒家文化中心主义的消逝 | 第13-15页 |
| ·求道与学艺:儒家教育制度的瓦解 | 第15-16页 |
| ·返本与开新:儒学改革 | 第16-24页 |
| ·“离经叛道”:儒学经典的去神圣化 | 第16-17页 |
| ·援西入儒:演绎儒学新内涵 | 第17-20页 |
| ·纳儒入教:拯救儒学的新尝试 | 第20-24页 |
| 3 社会组织整合思想 | 第24-32页 |
| ·民间力量的凝聚:倡学会 | 第24-26页 |
| ·权力组织的整合:变官制 | 第26-27页 |
| ·大同社会的理想组织:公政府 | 第27-32页 |
| 4 人格整合思想 | 第32-39页 |
| ·徳智兼备:康有为的圣人观 | 第32-35页 |
| ·重德轻智:传统理想人格的特色 | 第32-33页 |
| ·相与为体:康有为理想人格中的德智关系 | 第33-35页 |
| ·女性理想人格的设计 | 第35-39页 |
| ·对传统女性依附、奴化人格的批判 | 第35-37页 |
| ·立约婚姻:对女性贞洁观的挑战 | 第37-39页 |
| 5 结语 | 第39-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4页 |
| 附: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科研情况 | 第44-45页 |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