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引言 | 第12-13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3-22页 |
| ·江苏沿海航标的发展历程 | 第13页 |
| ·江苏沿海航标与国内外航标的差距 | 第13-14页 |
| ·航标的概念性变革 | 第14-15页 |
| ·助航服务体系的内涵 | 第15-16页 |
| ·综合助航服务体系的核心内容 | 第16-19页 |
| ·需求 | 第17-18页 |
| ·生产 | 第18-19页 |
| ·管理 | 第19页 |
| ·提供 | 第19页 |
| ·接受 | 第19页 |
| ·本文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 第19-22页 |
| ·研究目的 | 第19-20页 |
| ·研究思路 | 第20页 |
|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 ·研究意义 | 第20-22页 |
| 第2章 江苏沿海航标现状与助航信息服务需求分析 | 第22-66页 |
| ·江苏沿海水域状况及航运特点 | 第22-45页 |
| ·地理位置状况 | 第22页 |
| ·自然概况 | 第22-27页 |
| ·水域通航状况 | 第27-31页 |
| ·海事、救助、渔政和渔船状况 | 第31页 |
| ·重要航路 | 第31-38页 |
| ·重要港口 | 第38-43页 |
| ·重要水域 | 第43-45页 |
| ·江苏沿海航标配布现状 | 第45-48页 |
| ·江苏沿海助航服务体系的评价 | 第48-56页 |
| ·定性评价 | 第49-51页 |
| ·定量评价 | 第51-56页 |
| ·助航服务体系的发展趋势 | 第56-58页 |
| ·助航信息服务需求分析 | 第58-65页 |
| ·江苏沿海航标用户意见调查 | 第58-62页 |
| ·助航信息需求调查 | 第62-65页 |
| ·结论 | 第65-66页 |
| 第3章 江苏沿海航标及维护站点布局 | 第66-82页 |
| ·技术原则 | 第66页 |
| ·空间结构 | 第66-67页 |
| ·各区域导助航方式 | 第67-68页 |
| ·航标布局 | 第68-78页 |
| ·沿海航路水域航标布局 | 第70-71页 |
| ·近海近岸航路航标布局 | 第71-76页 |
| ·港口航道水域航标布局 | 第76-78页 |
| ·维护站点布局 | 第78-82页 |
| ·应急反应圈 | 第79页 |
| ·应急基地 | 第79-80页 |
| ·维护站点装备与航标设备配置 | 第80-81页 |
| ·应急反应组织架构 | 第81-82页 |
| 第4章 江苏沿海助航信息管理中心的架构与关键技术 | 第82-110页 |
| ·实时助航信息的主要内容 | 第82-83页 |
| ·航标信息 | 第82页 |
| ·AIS船舶信息 | 第82-83页 |
| ·气象水文信息 | 第83页 |
| ·航海通(警)告信息 | 第83页 |
| ·获取实时助航信息的方法 | 第83页 |
| ·助航信息管理中心的总体架构 | 第83-102页 |
| ·ECDIS | 第84页 |
| ·航标遥测遥控系统 | 第84-88页 |
| ·AIS网络的构建 | 第88-91页 |
| ·VTS | 第91页 |
| ·CCTV | 第91-93页 |
| ·LRIT | 第93-95页 |
| ·RBN/DGPS监测管理系统 | 第95-96页 |
| ·航标信号质量检测系统的构建 | 第96-102页 |
| ·江苏沿海助航信息管理中心 | 第102-110页 |
| ·助航信息监控管理中心硬件设施 | 第103-104页 |
| ·综合管理软件平台 | 第104-106页 |
| ·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的主要功能 | 第106-110页 |
| 第5章 江苏沿海综合助航信息服务中心的架构与关键技术 | 第110-132页 |
| ·服务的主要内容 | 第110页 |
| ·助航信息服务类型与方式 | 第110-111页 |
| ·江苏沿海综合助航服务中心的总体架构 | 第111-112页 |
| ·基于互联网的助航信息服务网站 | 第112-114页 |
| ·构建原则 | 第112页 |
| ·系统技术架构 | 第112-113页 |
| ·硬件平台架构 | 第113页 |
| ·网站主要内容 | 第113-114页 |
| ·基于公共网络的江苏沿海助航信息发布系统 | 第114-118页 |
| ·总体架构 | 第116页 |
| ·平台物理结构 | 第116-117页 |
| ·平台B/S三层结构 | 第117页 |
| ·助航信息数据库内容 | 第117页 |
| ·江苏沿海助航信息发布系统实现的主要功能 | 第117-118页 |
| ·基于专网的E-ANIS航标助航信息服务 | 第118-121页 |
| ·E-ANIS助航信息服务机制 | 第119页 |
| ·E-ANIS信息主要内容 | 第119-120页 |
| ·E-ANIS信息的播发时序 | 第120-121页 |
| ·基于专网的AIS助航信息服务 | 第121-127页 |
| ·AIS助航短信息服务 | 第121-124页 |
| ·AIS虚拟航标信息服务 | 第124-126页 |
| ·播发DGPS导航信息服务 | 第126-127页 |
| ·AIS网络服务器信息播发子系统 | 第127页 |
| ·基于广播系统,通过设备播发助航信息 | 第127-128页 |
| ·助航资料电子图书数据库服务系统 | 第128-129页 |
| ·助航信息发布管理 | 第129-130页 |
| ·助航信息网络安全 | 第130-132页 |
| 第6章 航标管理服务 | 第132-135页 |
| ·业务管理机构 | 第132-133页 |
| ·机制 | 第133页 |
| ·资源配置 | 第133页 |
| ·法律、制度、规范与标准 | 第133-135页 |
| 第7章 结束语 | 第135-139页 |
| ·研究内容总结 | 第135-136页 |
| ·主要创新点 | 第136-137页 |
| ·本文不足和下一步设想 | 第137页 |
| ·愿景 | 第137-1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9-14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14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第142-143页 |
| 致谢 | 第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