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回顾中国轿车的发展历程、阶段及其发展关键

提要第1-9页
第1章 绪论第9-16页
   ·引言第9页
   ·中国轿车发展的阶段特点第9-12页
   ·中国轿车自主创新的现状第12-13页
   ·市场换技术的启示第13-14页
   ·选题意义第14-15页
   ·研究路线第15页
   ·研究内容第15-16页
第2章 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第16-65页
   ·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第16-32页
     ·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里程碑第16-20页
     ·各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历程第20-24页
     ·汽车车身外形的演变第24-26页
     ·近年来汽车技术发展特点第26-29页
     ·世界汽车工业的兼并与重组第29-31页
     ·新的汽车市场竞争格局第31-32页
   ·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趋势第32-54页
     ·乘用车柴油机化的比例提高第32-34页
     ·电动汽车将进入实用阶段第34-39页
     ·汽车安全标准要求更高第39-42页
     ·汽车环保和节能成为首选课题第42-46页
     ·新型材料应用更加广泛第46-49页
     ·电子技术应用更加广泛第49-53页
     ·通信和网络技术应用越来越普遍第53-54页
   ·世界汽车零部件业发展趋势第54-64页
     ·汽车零部件产业结构发展趋势第55-58页
     ·汽车零部件技术发展趋势第58-62页
     ·汽车零部件价值结构发展趋势第62-64页
   ·小结第64-65页
第3章 国内轿车工业的发展第65-127页
   ·我国轿车产业发展的由来第65-82页
     ·独立自主品牌阶段(1958-1984 年)第65-70页
     ·合资品牌发展阶段(1984-2001 年)第70-74页
     ·合资和自主品牌混战阶段(2001 年至今)第74-82页
   ·中国轿车的自主创新第82-96页
     ·打造自主品牌的重要性和因素分析第83-86页
     ·中国轿车的自主创新模式第86-91页
     ·中国轿车的自主创新状况第91-96页
   ·中国轿车生产的特色及地位第96-113页
     ·中国轿车生产的特色第97-101页
     ·中国轿车生产的地位第101-107页
     ·提升中国轿车自主品牌地位第107-113页
   ·“红旗”轿车的自主创新第113-125页
     ·大“红旗”的自主创新第113-116页
     ·小“红旗”的自主创新第116-118页
     ·“奔腾”的自主创新第118-125页
   ·小结第125-127页
第4章 轿车高速、稳定、减重的设计研究第127-190页
   ·轿车的高速运动研究第127-146页
     ·轿车的造型设计对高速运动的影响第127-133页
     ·轿车空气动力学的研究第133-138页
     ·轿车空气动力学数值模拟第138-143页
     ·轿车计算机辅助造型系统第143-146页
   ·轿车的操纵稳定性研究第146-171页
     ·轿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第147-156页
     ·轿车操纵稳定性的评价第156-162页
     ·轿车操纵稳定性仿真模拟研究第162-171页
   ·轿车的轻量化设计研究第171-189页
     ·轿车车身的轻量化设计第172-183页
     ·国内外轻量化研究的状况第183-189页
   ·小结第189-190页
第5章 结论第190-192页
   ·研究结论第190-191页
   ·本文的创新点第191页
   ·研究展望第191-192页
参考文献第192-201页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第201-202页
致谢第202-203页
中文摘要第203-206页
ABSTRACT第206-209页

论文共20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国有企业制度变迁及目标模式探索
下一篇:德国鲁尔工业区衰退与转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