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各种企业经济论文--国有企业经济论文

中国国有企业制度变迁及目标模式探索

内容提要第1-9页
导言第9-17页
 第一节 论文的选题第9-12页
  一、理论意义第10-11页
  二、现实意义第11-12页
 第二节 论文的研究方法第12-13页
  一、逻辑分析和历史分析第12页
  二、比较分析第12页
  三、实证和规范分析第12-13页
  四、经验总结和定性分析第13页
 第三节 论文主要框架和内容第13-15页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第15-17页
第一章 制度变迁及中国国有企业相关理论第17-41页
 第一节 制度与制度变迁第17-25页
  一、马克思主义中的制度理论第17-19页
  二、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及制度变迁理论第19-25页
 第二节 制度变迁与路径依赖第25-32页
  一、路径依赖理论第25-27页
  二、企业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障碍第27-32页
 第三节 中国国有企业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第32-41页
  一、公有制理论的变迁第32-35页
  二、中国国有企业理论的形成与变迁第35-41页
第二章 中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变迁第41-70页
 第一节 产权理论与中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第41-47页
  一、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与中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第41-44页
  二、西方现代产权理论的思想与中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第44-47页
 第二节 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变迁的考察第47-58页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国有企业产权状况第47-49页
  二、放权让利阶段的产权状况(1979-1986)第49-51页
  三、转换经营机制阶段的产权制度变迁(1987-1992)第51-53页
  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现代产权制度(1993-今)第53-58页
 第三节 国外国有企业产权的变迁与启示第58-64页
  一、俄罗斯国有企业的变迁与启示第58-60页
  二、法国国有企业的变迁与启示第60-61页
  三、英国国有企业的变迁与启示第61-62页
  四、日本国有企业的变迁与启示第62-64页
 第四节 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思考第64-70页
  一、不触及产权制度的改革注定没有出路第64-65页
  二、建立现代产权制度是国企产权改革的最终方向第65-66页
  三、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必须要规范进行第66-68页
  四、产权改革必须同其它制度建设紧密配合第68-70页
第三章 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变迁第70-97页
 第一节 公司治理理论的概述第70-73页
 第二节 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变迁路径的考察分析第73-78页
 第三节 转轨时期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变迁路径的考察分析第78-89页
  一、放权让利下的治理结构(1978-1986)第78-80页
  二、转换经营机制阶段的治理结构(1987-1991)第80-83页
  三、公司制改革(1992-1998)第83-85页
  四、公司治理结构的规范(1999-今)第85-89页
 第四节 国企经营者的薪酬与激励制度——历史与现状第89-97页
第四章 国有资产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变迁与考察第97-130页
 第一节 国有资产与所有者缺位第97-105页
  一、国有资产及其保值增值的思考第97-98页
  二、关于国有资产流失的考察第98-102页
  三、国有资产所有者的缺位第102-105页
 第二节 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变迁路径的考察分析第105-109页
 第三节 转轨时期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变迁路径的考察分析第109-121页
  一、加大国有企业自主权阶段(1978-1983)第109-110页
  二、利改税阶段(1983-1986)第110-111页
  三、承包经营责任制阶段(1987-1993)第111-114页
  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深化(1993-2002)第114-116页
  五、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新探索(2003-今)第116-121页
 第四节 国外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研究及借鉴第121-130页
  一、国外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第121-126页
  二、国外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对我国的启示第126-130页
第五章 中国国有企业制度变迁的进一步思考第130-153页
 第一节 重视国有企业制度变迁的配套改革措施第130-135页
  一、推进社会保障体制建设第130-131页
  二、加快要素市场建设第131-133页
  三、重视加强法制建设第133-135页
 第二节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思考第135-140页
  一、维持和稳定国有资产的分类管理第135-136页
  二、国资委与国资法的进一步思考第136-139页
  三、继续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第139-140页
 第三节 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思考第140-146页
  一、公司治理结构的进一步完善第140-141页
  二、外部董事的选聘第141-143页
  三、推进企业内部机构的融合第143-144页
  四、外派监事会制度的思考第144-146页
 第四节 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第146-153页
  一、推进国有企业用工、分配制度改革第146-148页
  二、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垄断行业的国企改革第148-150页
  三、继续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第150-153页
第六章 国有企业制度变迁与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第153-183页
 第一节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独特性第153-162页
  一、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内容第153-157页
  二、我国市场配置资源机制的形成第157-160页
  三、我国资源的市场配置与政府宏观调控的结合第160-162页
 第二节 国有企业制度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形成的促进第162-171页
  一、国有企业改革促进了中国市场经济的形成第162-165页
  二、国有企业持续存在和壮大使政府对宏观调控更为有效第165-167页
  三、国有企业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第167-171页
 第三节 国有企业制度变迁模式的经验分析第171-183页
  一、政府调控与市场经济的冲突与协调第171-174页
  二、强制性制度变迁向诱致性制度变迁的转变第174-177页
  三、国有企业改革的渐进性第177-180页
  四、国有企业制度变迁以人为设计为主、自然演化为辅第180-183页
结论第183-187页
参考文献第187-193页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第193-194页
致谢第194-195页
中文摘要第195-198页
Abstract第198-201页

论文共2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动态管理能力观的市场导向、创新决策与创新绩效之机理研究
下一篇:回顾中国轿车的发展历程、阶段及其发展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