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控股借壳上市的动因、风险及绩效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1-12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2页 |
第三节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 第12-14页 |
一、创新点 | 第12-13页 |
二、不足之处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第一节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一、借壳上市动因研究 | 第14页 |
二、借壳上市绩效研究 | 第14-15页 |
第二节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5-17页 |
一、借壳上市动因研究 | 第15-16页 |
二、借壳上市绩效研究 | 第16-17页 |
第三节 文献评述 | 第17-18页 |
第三章 顺丰借壳上市案例介绍 | 第18-26页 |
第一节 借壳双方基本情况简介 | 第18-19页 |
一、借壳方顺丰控股简介 | 第18-19页 |
二、让壳方鼎泰新材简介 | 第19页 |
第二节 顺丰控股借壳上市的背景分析 | 第19-25页 |
一、行业宏观环境分析 | 第20-22页 |
二、顺丰控股竞争环境分析 | 第22-25页 |
第三节 顺丰控股借壳上市历程及方案 | 第25-26页 |
一、顺丰控股借壳上市历程 | 第25页 |
二、顺丰控股借壳上市方案 | 第25-26页 |
第四章 借壳方视角顺丰控股案例分析 | 第26-38页 |
第一节 借壳方顺丰控股借壳动因 | 第27-28页 |
一、IPO计划时间成本高昂 | 第27页 |
二、解决融资困境 | 第27页 |
三、优化资本结构 | 第27页 |
四、满足战略发展需要 | 第27-28页 |
五、提高国际知名度 | 第28页 |
第二节 借壳方顺丰控股借壳风险 | 第28-29页 |
一、壳公司的质量问题 | 第28页 |
二、业绩对赌条款 | 第28-29页 |
三、整合风险 | 第29页 |
四、运营风险 | 第29页 |
第三节 借壳方顺丰控股借壳上市绩效分析 | 第29-38页 |
一、顺丰控股借壳上市前后财务状况对比分析 | 第29-35页 |
二、顺丰控股借壳上市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分析 | 第35-36页 |
三、顺丰控股发展趋势分析 | 第36-38页 |
第五章 让壳方视角鼎泰新材案例分析 | 第38-53页 |
第一节 让壳方鼎泰新材让壳动因 | 第38-39页 |
一、经营状况不佳 | 第38-39页 |
二、重组后新业务发展前景广阔 | 第39页 |
第二节 让壳方鼎泰新材风险分析 | 第39-40页 |
一、股权稀释 | 第39-40页 |
二、置入资产评估增值较高 | 第40页 |
三、业绩补偿承诺实施风险 | 第40页 |
第三节 让壳方鼎泰新材绩效分析 | 第40-53页 |
一、鼎泰新材股东角度绩效分析 | 第40-50页 |
二、鼎泰新材员工角度绩效分析 | 第50-51页 |
三、鼎泰新材债权人角度绩效分析 | 第51-53页 |
第六章 监管方视角案例分析 | 第53-62页 |
第一节 借壳上市监管概述 | 第53-55页 |
一、借壳上市与IPO | 第53页 |
二、借壳上市监管发展历程 | 第53-54页 |
三、借壳上市监管现状 | 第54-55页 |
第二节 借壳上市监管风险 | 第55-56页 |
第三节 借壳上市绩效评价 | 第56-60页 |
一、市值变化幅度 | 第56-57页 |
二、市值平均增长率 | 第57-58页 |
三、净资产变化幅度 | 第58-59页 |
四、净利润变化幅度 | 第59页 |
五、净资产收益差额 | 第59-60页 |
第四节 借壳上市监管小结 | 第60-62页 |
一、史上最严借壳上市监管 | 第60-61页 |
二、宽严并济,政府扶持行业政策倾斜 | 第61页 |
三、加强借壳上市后的监管 | 第61-62页 |
第七章 顺丰借壳上市的结论与经验启示 | 第62-66页 |
第一节 顺丰控股借壳上市的结论 | 第62-63页 |
第二节 顺丰控股借壳上市的经验启示 | 第63-66页 |
一、给借壳方的经验启示 | 第63-64页 |
二、给让壳方的经验启示 | 第64页 |
三、给监管方的经验启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页 |